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Nature Immunology
CD161和NKp44作为功能性标记揭示FGT中ILC亚群的抗病毒响应潜力

2025-11-01

小赛推荐:

该研究利用高维流式细胞术和CITE-seq技术揭示了女性生殖道(FGT)中先天性淋巴细胞(ILCs)的空间分布和功能多样性,发现其在稳态下携带抗病毒细胞因子,并在HIV刺激后迅速响应,为黏膜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文献概述
本文《Spatial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innate lymphoid cells in the human female genital tract may contribute to antiviral responses to HIV》,发表于《Nature Immunology》杂志,回顾并总结了女性生殖道中先天性淋巴细胞(ILCs)的空间分布、功能特征及其对HIV的抗病毒响应能力。研究通过多组学方法(包括高维流式细胞术、CITE-seq和ChipCytometry)全面解析了ILC在子宫内膜、宫颈等区域的分布异质性,以及其在稳态和刺激条件下的功能变化,揭示了CD161和NKp44作为功能性标记在ILC3亚群中的作用。

背景知识
先天性淋巴细胞(ILCs)是一类缺乏抗原特异性受体的组织驻留免疫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早期免疫防御。在黏膜免疫中,ILCs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呼吸道和扁桃体,但在女性生殖道(FGT)中仍缺乏系统性描述。FGT作为HIV的主要入侵门户,其免疫环境受激素调控,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免疫细胞分布。TH17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的区域化分布已被报道,但ILC在该区域的功能特征及其对HIV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首次系统性地定义了FGT中ILC的表型、定位和抗病毒功能,为开发黏膜疫苗和免疫调节策略提供了依据。

 

提供高通量、高精度的流式细胞术分析服务,涵盖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表面标志物检测等,适用于黏膜免疫、病毒感染、肿瘤微环境等研究。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团队采用高维流式细胞术(spectral flow cytometry)和CITE-seq对FGT组织中的ILC进行了全面表型鉴定,结合ChipCytometry进行空间定位分析。ILC被定义为CD45+CD3−CD19−CD11b−CD14−CD16−CD66b−CD11c−Lin−CD127+细胞。通过转录因子T-bet、GATA-3和RORγt对ILC1、ILC2和ILC3进行分类,并检测其在稳态下的细胞因子分泌及表面标志物表达(CD69、CD103、CD161、CCR6等)。随后,研究者对组织样本进行体外HIV刺激,分析ILC的早期抗病毒响应,包括细胞因子分泌(IFNγ、IL-22)和脱颗粒(CD107a)活性变化。

关键结论与观点

  • ILC在FGT中占单核细胞的约0.52%,且在子宫内膜(EM)中ILC密度显著高于宫颈(ECT和END)
  • ILC1和ILC3是FGT中主要的ILC亚群,ILC2表达极低,部分样本中完全缺失
  • ILC1主要定位于宫颈外口,靠近上皮;ILC3则富集于子宫内膜,并定位于淋巴样聚集区,与B细胞和T细胞共定位
  • CD161在稳态下作为功能性标志物区分ILC亚群,CD161− ILC1分泌更高水平的IFNγ,而CD161+ ILC3分泌更多IL-22
  • NKp44+CCR6+ ILC3亚群在稳态下即表现出脱颗粒活性,提示其具有固有抗病毒功能
  • ILC3的三个亚群(CCR6−、CCR6+CD103−、CCR6+CD103+)在不同区域分布,且响应刺激时IL-22分泌能力不同
  • ILC的分布和功能受年龄和妊娠状态调控,EM中ILC比例随妊娠时间延长而增加,且CD161表达随妊娠恢复而下降
  • 体外HIV刺激迅速激活ILC,诱导IL1B、TNF、IL7R等促炎基因表达,同时抑制免疫调节基因如CYGB和RHOBTB3
  • ILC在HIV刺激后上调CD107a,尤其是NKp44+ ILC3,提示其可直接参与抗病毒脱颗粒反应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首次在单细胞水平定义了FGT中ILC的空间分布和功能异质性,揭示其在稳态下即具备抗病毒潜力,并在HIV刺激后迅速激活,提示其在黏膜免疫防御中具有关键作用。未来可进一步研究ILC在性传播感染中的动态变化,探索其在疫苗设计和免疫调节治疗中的靶向潜力,以及利用人源化小鼠模型验证ILC对HIV感染的体内作用。

 

提供多组学研究支持,包括基因编辑、转录组分析、蛋白表达调控及免疫细胞功能验证,适用于免疫系统研究、病毒感染机制解析及药物靶点发现。

 

结语
本研究通过高维细胞分析和空间成像技术,系统解析了女性生殖道中先天性淋巴细胞(ILCs)的分布、功能标记及其对HIV的早期抗病毒响应。研究发现ILC1和ILC3是主要ILC亚群,且ILC3中NKp44+CCR6+亚群具有固有脱颗粒活性,定位于淋巴样聚集区,可能通过分泌IL-22和激活促炎基因(如TNF、IL1B、ROMO1)参与抗病毒免疫。此外,CD161作为功能性标记,在不同ILC亚群中表达差异,并受年龄和妊娠状态调控。这些发现为理解FGT黏膜免疫机制、开发针对性传播病毒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献来源:
Alexandra Werner, Laura Moreno de Lara, Aleah Holmes, Jacquelyn Stephens, and Marta Rodriguez-Garcia. Spatial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innate lymphoid cells in the human female genital tract may contribute to antiviral responses to HIV. Nature Immunology.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CD161
NKp44
ILC亚群
抗病毒响应
黏膜免疫
HIV

上一篇: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VWA8、OSBPL6和ADAMTS9-AS2基因单倍型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免疫不良反应风险相关

下一篇: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的体外和体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