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神经药效评价

神经药效评价

赛业生物搭建了以神经退行性疾病为特色的神经药效CRO服务平台,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神经疾病模型构建、注射给药、行为学分析、药效评价分析等全流程服务。

神经药效服务内容

丰富的神经疾病模型
  • 阿尔茨海默症(A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帕金森病(PD)、亨廷顿舞蹈症(H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等神经及肌肉疾病基因编辑模型、人源化模型和药物诱导模型
查看详情
精细化的注射给药
  • 脑立体定位注射、鞘内注射、脑室内注射、脑内注射、尾静脉注射、鼻腔注射(鼻腔滴注)、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查看详情
药理药效评价分析
  • 行为学实验:水迷宫、Y迷宫、高架十字迷宫、旷场、新物体识别、转棒、三箱、强迫游泳、平衡木等
  • 分子病理表型验证:血常规、血糖、血脂、组织标本的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特殊染色、病理标志物的检测、蛋白质的定位表达分析、细胞增殖与凋亡分析、Western Blot、Elisa检测、荧光成像、标志物成像、TransWell侵袭、细胞迁移等
查看详情

神经药效服务案例

APP/PSEN1小鼠表型评价及药效验证案例

APP/PSEN1小鼠病理学评估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图1. APP/PSEN1小鼠海马体及大脑皮层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免疫组化分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β-淀粉样蛋白斑块广泛存在于APP/PSEN1小鼠的海马体和大脑皮层。随着小鼠周龄增长,Aβ斑块的密度显著增加,表明该模型小鼠大脑中存在Aβ的渐进性沉积。
APP/PSEN1小鼠表型分析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图2. 10月龄APP/PSEN1小鼠经多奈哌齐治疗2个月后的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分析。在学习阶段,野生型(WT)+生理盐水组和APP/PSEN1+多奈哌齐组的潜伏期均逐渐缩短,表明其空间学习能力和自主活动能力正常。相比之下,APP/PSEN1+溶媒对照组的潜伏期未见显著缩短,提示其空间学习能力受损。在测试阶段,与APP/PSEN1+溶媒对照组相比,WT+生理盐水组和APP/PSEN1+多奈哌齐组的潜伏期显著缩短,且平台穿越次数更多,进一步表明治疗组的空间记忆能力得到改善。

hMeCP2T158M小鼠表型评价案例

11-12周龄hMeCP2T158M小鼠抓力与转棒实验分析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图3. 11-12周龄hMeCP2T158M小鼠的抓力与转棒行为学分析。在抓力测试中,与野生型(WT)及人源化无突变的hMeCP2对照小鼠相比,雄性和雌性hMeCP2T158M小鼠的抓力下降。在转棒实验中,与WT及人源化无突变的hMeCP2对照小鼠相比,雌性和雄性hMeCP2T158M纯合/半合小鼠的掉落潜伏期缩短。(注:hMeCP2小鼠产品编号为C001568,hMeCP2T158M小鼠产品编号为C001569)
11-12周龄hMeCP2T158M小鼠步态分析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图4. 11-12周龄hMeCP2T158M小鼠的步宽与步长分析。雄性与雌性hMeCP2T158M小鼠均表现出后肢步宽增大及步长缩短,表明其存在运动协调功能异常。

htau小鼠表型评价案例

htau小鼠系列海马区Tau蛋白表达分析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图5. C57BL/6J、htau WT (HUGO hMAPT WT)、htau*P301L (HUGO hMAPT P301L) 及htau*P301S (HUGO hMAPT P301S) 小鼠海马区Tau蛋白表达。HT7抗体检测结果显示,htau WT、htau*P301L及htau*P301S小鼠均可见人源Tau蛋白HT7表达,而在C57BL/6J小鼠中未见表达。过度磷酸化Tau蛋白(AT8抗体标记)仅在htau*P301L和htau*P301S小鼠中检出,在htau WT及C57BL/6J小鼠中均未发现——表明Tau蛋白病与P301L及P301S突变存在相关性。神经元由NeuN标记,所有细胞核经DAPI染色。所有小鼠的组织采集时间均为约9月龄时。(注:B6-htau小鼠产品编号为C001410,B6-htau*P301L小鼠产品编号为C001835,B6-htau*P301S小鼠产品编号为C001836。)

6-OHDA诱导大鼠表型评价及药效验证案例

6-OHDA诱导大鼠表型分析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图6. 6-OHDA诱导大鼠的表型评价。脑立体定位注射6-OHDA 2周之后,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0.5 mg/kg),记录大鼠向右(健侧)旋转的次数。在特定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步态分析、握力测试及转棒实验,结果如下:1)野生型(WT)组大鼠在APO给药后未出现向右旋转行为;2)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组大鼠的行走时间延长,且平均速度下降,步长缩短;3)经左旋多巴(L-DOPA)给药20天后,PD组大鼠的上述运动障碍得到显著改善;4)与WT组相比,PD组大鼠的握力下降,然而经L-DOPA治疗25天后,该情况得到缓解;5)PD组大鼠在转棒实验中的潜伏期较WT组大鼠缩短,经30天L-DOPA治疗后,该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
6-OHDA诱导大鼠病理学评估
小鼠神经药效评价
图7. 6-OHDA注射3周后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免疫荧光分析。TH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关键标志物,其表达下调是疾病进展的重要特征。将6-OHDA注射至大鼠脑部左侧,结果显示,左侧黑质和纹状体中未检测到TH荧光信号(红色荧光),而右侧黑质和纹状体中仍可见明显的TH荧光表达,由此证实PD大鼠模型构建成功。
想了解更多相关的服务内容和应用案例,欢迎下载查阅《神经药效CRO综合解决方案》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