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ular Research
Rbm20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lleviate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cardiometabolic heart failure
小赛推荐:
本文通过Rbm20-ASO干预,在模拟人类HFpEF复杂共病的小鼠模型中,有效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同时维持收缩功能。该研究为HFpEF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尤其在系统性共病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
文献概述
本文《Rbm20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lleviate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cardiometabolic heart failure (HFpEF)》,发表于《Cardiovascular Research》杂志,回顾并总结了Rbm20作为剪接调控因子在调节titin异构体表达中的作用,并探索其在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潜力。研究通过25 mg/kg剂量的Rbm20-ASO干预,成功诱导N2BA-N titin异构体表达,显著改善舒张功能,且无明显收缩功能受损,表明该策略具有临床转化潜力。
背景知识
心力衰竭伴保留射血分数(HFpEF)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高的疾病,其特征为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常见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炎症和代谢异常背景下。Titin作为心肌被动刚度的关键调控蛋白,其剪接异构体由RBM20蛋白决定,其中N2B异构体较硬,而N2BA-N等异构体则更具顺应性。已有研究显示,RBM20的完全或部分敲除可诱导更顺应的titin异构体,降低左心室刚度。然而,当前缺乏针对HFpEF中titin调控的系统性治疗策略,且如何在复杂共病背景下优化ASO剂量仍具挑战。本文通过2-hit HFpEF小鼠模型,系统评估Rbm20-ASO干预对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揭示其在维持收缩功能的同时改善舒张功能的能力。研究进一步分析了Rbm20敲低对基因剪接和表达的全局影响,为RBM20作为HFpEF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支持。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使用成年雄性C57BL/6N小鼠,通过高脂饮食与L-NAME处理16周构建HFpEF模型。随后随机分为Rbm20-ASO(25 mg/kg,每周一次,6周)与PBS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压力-容积分析、完整心肌细胞力学测量及RNA测序评估心脏功能与分子变化。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首次在具有系统性共病的HFpEF小鼠模型中系统评估Rbm20-ASO治疗的剂量效应,为该策略在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剂量RBM20抑制对其他剪接底物的影响,评估其在不同HFpEF亚型中的疗效,以及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此外,该策略可能适用于其他心肌纤维化或舒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结语
本文研究证明,通过Rbm20-ASO干预,可有效诱导N2BA-N titin异构体表达,从而改善舒张功能,即使在系统性代谢紊乱和炎症背景下仍能维持收缩功能。这一策略为HFpE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向路径,且在小鼠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控制与治疗窗口。推荐链接中的基因编辑与药物开发服务可支持进一步的RBM20靶向研究与相关疾病模型构建,为转化研究提供平台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