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肿瘤免疫调控中的细胞外基质动态:从肿瘤微环境到免疫治疗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综述了细胞外基(ECM)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双重作用,深入探讨了ECM如何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影响免疫治疗效果,并提出针对ECM动态重塑的新兴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潜力。
文献概述
本文综述了细胞外基质(ECM)在肿瘤免疫调控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其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对免疫细胞迁移、激活及功能的影响。ECM通过其成分和物理特性,如硬度、结构和信号分子,调节肿瘤的免疫排斥与免疫抑制,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过继细胞治疗的效果。文章进一步探讨了ECM重塑在提高免疫治疗响应率方面的潜力,以及如何在不破坏ECM生理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性靶向其病理性成分。
背景知识
肿瘤微环境(TME)由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组成,其动态变化在肿瘤进展中起核心作用。ECM不仅是细胞的物理支撑结构,还通过生物化学信号调控免疫细胞行为,影响肿瘤免疫监视和逃逸。ECM重塑过程,如胶原沉积、蛋白酶活性和交联酶(如LOX、TGase)的激活,可增强TME的硬度,促进免疫排斥,降低治疗药物的渗透性。此外,ECM与线粒体通讯也影响免疫应答,为开发新型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与实验
作者整合了当前关于ECM在TME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免疫细胞行为影响的研究,重点分析了ECM成分(如胶原、层粘连蛋白、蛋白聚糖)如何通过调节免疫细胞迁移、激活和功能,促进免疫逃逸。此外,通过分析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ECM重塑中的作用,探讨了ECM相关酶(如MMPs、LOX、PLOD2)在促进肿瘤侵袭与转移中的机制。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为靶向ECM动态变化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未来应系统研究ECM成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探索其在不同肿瘤阶段的作用,并开发选择性靶向策略以避免破坏ECM稳态功能。同时,结合ECM调控与现有免疫治疗的联合疗法有望提高治疗响应率,克服免疫逃逸,为个性化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
结语
细胞外基质(ECM)作为肿瘤微环境(TME)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肿瘤侵袭和转移,还在免疫调控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动态重塑,包括硬度变化、蛋白交联、胶原沉积等,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免疫细胞浸润、激活和功能,最终导致免疫逃逸和治疗耐药。当前研究正探索如何靶向ECM相关通路,如使用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或整合素拮抗剂,以改善免疫治疗效果。未来,开发针对特定ECM成分的干预策略,结合生物材料与免疫调节药物,有望为不同癌症类型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ECM动态调控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以实现更持久和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