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Molecular Cancer
氧化应激在肿瘤微环境重塑和治疗前沿中的作用

2025-08-30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综述了氧化应激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包括ROS的生成机制、抗氧化系统调控及其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氧化应激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纳米医学结合的前沿应用,为克服治疗耐药性和开发新型抗肿瘤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概述
本文《Oxidative stress in cancer: from tumor and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to therapeutic frontiers》,发表于《Molecular Cancer》杂志,回顾并总结了氧化应激在肿瘤发生和微环境重塑中的核心作用,详细阐述了ROS的生成途径、抗氧化防御机制及其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EMT和转移中的调节作用。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氧化应激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影响,以及其在癌症治疗策略中的应用潜力。

背景知识
氧化应激是由于活性氧(ROS)水平异常升高,导致氧化还原信号通路失调和大分子损伤的一种病理状态。在肿瘤微环境(TME)中,ROS不仅来源于肿瘤细胞的代谢异常,也由基质细胞如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T细胞等产生。ROS的动态平衡在细胞信号传导、DNA损伤修复、免疫调节和治疗耐药性中具有双重作用。近年来,靶向ROS相关通路的治疗策略在癌症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纳米载体的联合应用。然而,由于氧化应激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及肿瘤异质性,开发安全有效的氧化应激调节剂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ROS的生成与调控网络,以及其在肿瘤进展和免疫逃逸中的机制,并探讨了当前及新兴的治疗策略,为未来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提供多种组织特异性或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适用于肿瘤微环境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结合成熟基因编辑平台,可快速构建全身或条件性敲除模型,支持信号通路验证、代谢与免疫调节研究。

 

研究方法与实验
该研究系统梳理了ROS的内源性生成机制,包括线粒体呼吸链、NOX家族氧化酶、内质网及过氧化物酶体中的生成通路。同时,详细描述了抗氧化系统的组成和调控机制,如NRF2-ARE、FOXO、NF-κB和p53等转录因子的激活及其下游基因表达。研究还分析了ROS在肿瘤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转移及微环境免疫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并结合大量文献探讨了氧化应激在肿瘤治疗耐药性中的机制。

关键结论与观点

  • ROS在肿瘤发生早期可诱导DNA损伤、基因突变,促进肿瘤启动
  • 肿瘤细胞通过NRF2、p53、FOXO等抗氧化通路适应高ROS环境,增强生存能力
  • 氧化应激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CAFs、TAMs、Tregs等免疫抑制细胞的功能
  • ROS水平的动态调控影响T细胞活性、抗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效果
  • 靶向氧化应激通路的治疗策略可增强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
  • 氧化应激与纳米医学、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的联合应用展现出新的治疗前景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强调了氧化应激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同时指出其在不同癌症类型中的异质性调控是开发特异性治疗策略的主要挑战。未来研究可聚焦于开发多靶点调控平台、优化ROS响应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并探索氧化应激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机制。此外,克服治疗耐药性、精准调控ROS水平以改善临床疗效,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

 

提供肿瘤药效评价服务,涵盖多种肿瘤细胞系、动物模型及体内药效检测方案,支持抗肿瘤药物筛选与氧化应激相关治疗策略验证。

 

结语
本文全面回顾了氧化应激在肿瘤发生、进展及微环境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揭示了ROS在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复杂调控网络。研究强调,靶向氧化应激通路的治疗策略具有显著潜力,尤其在联合免疫治疗与纳米医学方面。然而,由于氧化应激调控的双刃剑效应,未来研究需在不同肿瘤类型中建立精确的ROS调控模型,以实现最佳治疗窗口。同时,开发稳定且可调控的氧化应激干预手段,将有助于推动该领域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过渡,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文献来源:
Xisong Liang, Jiadi Weng, Zhongyi You, Peng Luo, and Quan Cheng. Oxidative stress in cancer: from tumor and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to therapeutic frontiers. Molecular Cancer.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氧化应激
肿瘤微环境
ROS
免疫治疗
纳米医学
肿瘤治疗

上一篇:Molecular Cancer 生物分子相分离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从异常凝聚体到治疗靶点

下一篇:Blood Cancer Journal 引人注目的CAR-IMPI风险分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