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比较Axi-cel与Tisa-cel患者CAR-T细胞产品单细胞RNA测序分析
小赛推荐:
该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对Axi-cel和Tisa-cel两种CD19靶向CAR-T细胞产品进行了系统比较,揭示了其在细胞组成、基因表达和制造工艺上的显著差异。研究为理解两种产品在临床疗效和毒性方面的不同提供了分子和细胞层面的解释,并为未来CAR-T细胞制造优化提供了关键参考。
文献概述
本文《Comparison of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nd tisagenlecleucel patient CAR-T cell products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杂志,回顾并总结了两种CD19靶向CAR-T细胞产品Axi-cel和Tisa-cel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中的差异。研究发现,Axi-cel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更高的疗效和毒性,而Tisa-cel则在制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T细胞耗竭特征。文章进一步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分析揭示了CAR+与CAR−细胞在两种产品中的显著基因表达差异,为优化CAR-T细胞制造流程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物和策略。
背景知识
目前,CD19靶向的CAR-T细胞疗法已成为R/R LBCL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尽管已有多种CAR-T产品获批,如Axi-cel(CD28共刺激结构)、Tisa-cel(4-1BB共刺激结构)和Liso-cel,它们在疗效和毒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已有研究表明,CAR-T细胞中幼稚和中枢记忆T细胞(Tscm和Tcm)比例越高,临床疗效越佳。然而,为何Tisa-cel在现实疗效中表现较弱,尚未完全阐明。
该研究聚焦于Axi-cel和Tisa-cel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差异。Axi-cel采用γ-逆转录病毒载体、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起始材料,并使用抗CD3抗体进行激活;而Tisa-cel则使用慢病毒载体、分离的CD3+ T细胞,并采用抗CD3/CD28包被微球激活,同时其制造时间显著长于Axi-cel。这些制造差异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表型和功能,进而影响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团队对57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 LBCL患者(Axi-cel,n=39;Tisa-cel,n=18)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分析,比较两种产品的细胞组成、基因表达特征及其与临床结局(如持久缓解、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ICANS)的关联。此外,研究团队在体外模拟Axi-cel和Tisa-cel的制造条件,使用CD19/CD28z或CD19/4-1BBz构建T细胞,并在不同时间点分析CAR+与CAR−细胞的表型变化。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强调了CAR-T细胞制造过程对最终产品功能和临床疗效的重要性。研究建议,未来的制造工艺应尽量缩短扩增时间,以维持中枢记忆表型,并增强蛋白合成能力。此外,研究指出CAR+与CAR−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可作为产品质量评估的潜在指标,为CAR-T细胞制造的标准化和优化提供了新方向。
结语
本文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系统比较了Axi-cel和Tisa-cel两种CAR-T细胞产品在治疗R/R LBCL中的差异。研究发现,Axi-cel产品中CAR+细胞与CAR−细胞在基因表达和细胞表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而Tisa-cel产品中CAR+与CAR−细胞高度相似,提示其制造过程对细胞表型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Axi-cel产品中高表达核糖体和蛋白翻译相关基因的CAR+细胞与持久缓解相关,为优化CAR-T细胞制造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该研究为CAR-T细胞产品的质量控制、制造优化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依据,并为未来个体化制造流程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