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癌症疫苗研究全景分析:从预防到治疗

2025-10-19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分析了全球癌症疫苗临床研究的发展现状,涵盖2100项临床试验,显示癌症疫苗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方面研究最为广泛。文章同时讨论了技术进步与联合治疗策略为癌症疫苗带来的新机遇。

 

文献概述
本文《Mapping the cancer vaccine landscape》,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杂志,系统回顾了自2000年至2-24年全球范围内癌症疫苗临床试验的分布与进展。研究通过Trialtrove数据库,分析了2100项癌症疫苗临床试验的地理、适应症、研究阶段和资助来源,发现美国在该领域处于主导地位,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是研究最多的癌种。研究还指出,个性化疫苗和多技术平台联合使用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背景知识
癌症疫苗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类,前者如乙肝疫苗、HPV疫苗,后者如Sipuleucel-T,用于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基于肿瘤特异性抗原或新生抗原(neoantigen),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近年来,机器学习、全外显子测序、STING激动剂、脂质纳米颗粒等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新生抗原筛选效率和疫苗递送效果。然而,疫苗研发仍面临如新生抗原预测、免疫反应评估、最佳用药时间等挑战。此外,多数治疗性疫苗需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提供高纯度、高滴度、多种血清型的AAV现货病毒,适用于基因治疗、神经科学研究、光遗传学、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药物筛选与开发等。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团队通过Trialtrove数据库检索并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1日之间登记的癌症疫苗临床试验,涵盖全球多个研究项目,评估疫苗类型、适应症、研究阶段、地域分布及资助来源。研究特别排除了预防性疫苗和BCG,聚焦于治疗性疫苗的临床进展。

关键结论与观点

  • 2000年至2024年,全球共登记2100项癌症疫苗临床试验,自2008年后呈爆炸式增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研究最多。
  • 治疗性疫苗研究主要集中在T细胞激活、抗原呈递、个性化新生抗原筛选,结合mRNA、病毒载体和DNA疫苗等平台。
  • 美国主导癌症疫苗研究,占全球45%,中国和日本在亚洲地区研究中占比较高。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研究较少。
  • 多数治疗性疫苗处于早期阶段(I期和II期),仅5%进入III期。49%的III期和IV期试验集中在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前列腺癌。
  • 技术创新如AI辅助抗原筛选、脂质纳米颗粒递送、STING激动剂等显著提升疫苗效能,特别是在联合免疫治疗方面。
  • 研究仍需解决新生抗原预测准确性、疫苗最佳给药时机、剂量和免疫生物标志物缺乏等问题。

研究意义与展望
癌症疫苗研究正处于技术突破和临床转化的关键阶段。个性化疫苗、AI辅助新生抗原筛选、高效递送系统等有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未来研究应聚焦于疫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标准化临床试验设计,并提升新生抗原免疫原性。

 

提供肿瘤药效评价服务,支持多种肿瘤模型构建及药效分析,适用于CAR-T、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抗肿瘤治疗研究,提供从体外到体内全面评估。

 

结语
癌症疫苗研究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治疗性疫苗领域。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技术创新如mRNA递送、STING激动剂、AI辅助新生抗原筛选等显著提高了疫苗研发效率。然而,仍需解决新生抗原预测、免疫生物标志物、最佳给药策略等挑战。未来,随着多组学数据整合、联合免疫治疗策略优化,癌症疫苗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文献来源:
Fang Hu, Huan Li, Weiran Lv, Xiaojun Huang, and Yang Liang. Mapping the cancer vaccine landscape.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癌症疫苗
治疗性疫苗
免疫治疗
个性化疫苗
新生抗原筛选
联合免疫治疗

上一篇: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靶向改造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新策略

下一篇:J Immunother Cancer 揭示AT2细胞抑制三级淋巴结构功能导致多原发肺癌免疫治疗响应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