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靶向改造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新策略
小赛推荐:
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巨raphage细胞,使其在IL-10或TGFβ刺激下获得促炎和抗肿瘤活性,为TNBC等免疫冷肿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文献概述
本文《Macrophages expressing chimeric cytokine receptors have an inflammatory phenotype and antitumoral activity upon IL-10 or TGFβ stimulation》,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杂志,回顾并总结了基因工程改造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研究强调了IL-10和TGFβ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双重作用——它们通常诱导免疫抑制表型,但通过设计ChCR受体,可将这些细胞因子转化为激活信号,从而逆转巨噬细胞功能。
背景知识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侵袭性强、缺乏激素受体和HER2扩增的乳腺癌亚型,对传统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针对TNBC的免疫治疗主要依赖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但疗效受限于T细胞浸润水平低的冷肿瘤微环境。近年来,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其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呈现的促炎或抑炎表型与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密切相关。然而,在TNBC的微环境中,IL-10和TGFβ等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使得巨噬细胞呈现免疫抑制表型,从而限制其抗肿瘤活性。因此,如何在富含IL-10和TGFβ的微环境中诱导巨噬细胞向促炎表型转化,是当前TNBC免疫治疗的关键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构建嵌合细胞因子受体(ChCRs),将IL-10或TGFβ的信号转化为IFN-γ样信号,从而激活巨噬细胞的促炎表型和抗肿瘤功能,为TNBC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细胞疗法方向。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团队构建了两种嵌合细胞因子受体(ChCRs),分别由IL-10受体或TGFβ受体的胞外结构域与IFN-γ受体的胞内结构域融合而成,并通过慢病毒转导系统在THP-1细胞和人原代巨噬细胞中稳定表达。随后,利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NA测序等技术评估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通过3D共培养系统(MDA-MB-231肿瘤细胞与MRC-5成纤维细胞)评估其抗肿瘤活性;并通过ELISA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CXCL9、CXCL10等趋化因子的表达,以评估巨噬细胞对T细胞招募的促进作用。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展示了一种创新的细胞工程策略,将原本抑制免疫的细胞因子(IL-10和TGFβ)转化为促炎信号,从而在肿瘤微环境中重塑巨噬细胞功能。该方法为TNBC及其他低免疫浸润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ACT手段。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ChCR巨噬细胞在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效果,并评估其与ICIs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以推动其在临床中的转化应用。
结语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嵌合细胞因子受体(ChCR)改造巨噬细胞的策略,使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IL-10或TGFβ刺激下获得促炎和抗肿瘤活性。该方法有望用于提升TNBC患者的免疫治疗响应率,特别是对于T细胞浸润低的冷肿瘤患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团队成功将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中的信号转化为促炎信号,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该研究还揭示了ChCR巨噬细胞在趋化因子表达、T细胞招募和直接抗肿瘤效应中的多重功能,展示了其作为下一代ACT细胞产品的潜力。未来,该方法可扩展至其他实体瘤模型,结合CAR-T或其他免疫调节疗法,进一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