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
年龄较小的临床前1型糖尿病儿童连续血糖监测研究
小赛推荐:
该研究首次详细分析了连续血糖监测(CGM)在临床前1型糖尿病儿童中的纵向变化情况,揭示了个体内部CGM指标的高度变异性,特别是在血糖波动及高血糖时间占比方面。这为未来优化CGM在高危儿童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献概述
本文《Longitudinal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tudy in Young Children With Presymptomatic Type 1 Diabetes Followed in the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Islet Autoimmunity (ENDIA) At-Risk Cohort Study》,发表于Diabetes Care杂志,回顾并总结了在澳大利亚ENDIA高风险儿童队列中,对36名持续多个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年幼儿童进行的连续CGM评估数据。研究共收集了178次CGM评估,每位儿童平均接受5.5次评估,每次佩戴传感器约11天。研究重点在于通过CGM监测临床前1型糖尿病儿童的血糖波动情况,并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背景知识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即可出现胰岛自身抗体,标志着疾病进入临床前阶段。连续血糖监测(CGM)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识别早期糖代谢异常,但其在年幼儿童中的纵向变化和个体内部一致性尚未充分研究。ENDIA队列研究自2013年起跟踪1,473名高风险儿童,本研究子项目自2021年起邀请其中36名持续自身抗体阳性儿童接受每3–6个月一次的CGM评估。研究旨在明确CGM指标在疾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并探讨其在临床前T1D管理中的应用潜力。由于CGM在无症状期即可检测到血糖异常,该研究为未来利用CGM进行个体化疾病监测和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了数据基础。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采用前瞻性纵向设计,36名ENDIA队列中持续自身抗体阳性的儿童(首次评估中位年龄4.5岁)自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每3–6个月接受一次双盲Dexcom G6 CGM评估。CGM数据包括标准指标:SD传感器葡萄糖(SDSGL)、变异系数(CV)、平均传感器葡萄糖(SGL)、>7.8 mmol/L(140 mg/dL)的CGM时间占比、以及3:00–5:00 A.M.的平均SGL作为空腹血糖替代指标。所有数据经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评估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并通过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量化指标稳定性。此外,探索性分析评估了连续CGM中>10%时间高血糖(>7.8 mmol/L)对12个月内进展至临床T1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PPV)。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为临床前1型糖尿病儿童中CGM数据的动态变化提供了首个大规模纵向证据,提示CGM在该人群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标准化。未来研究应结合HbA1c、饮食、体力活动等多维数据,以提高CGM对疾病进展预测的准确性。此外,CGM在年轻儿童中的可行性、接受度及最佳评估频率仍需探索,以支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结语
本研究在澳大利亚ENDIA队列中对36名持续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年幼儿童进行了178次连续CGM评估,发现CGM指标在个体内部存在显著变异性,尤其在高血糖时间占比方面。尽管CGM在临床前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数据的动态波动提示需进一步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及生活方式因素,以提高疾病阶段划分的准确性。研究为未来在高危儿童中优化CGM使用策略、探索疾病进展预测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