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
引人注目的研究:多祖先脑部pQTL精细作图揭示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遗传基础
小赛推荐:
该研究通过多祖先脑蛋白组数据,识别出大量共享和祖先特异性的pQTL位点,并结合GWAS数据,鉴定出与21种神经和精神疾病相关的候选因果蛋白,为跨祖先群体的疾病遗传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
文献概述
本文《Multiancestry brain pQTL fine-mapping and integration with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of 21 neurologic and psychiatric conditions》,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杂志,回顾并总结了来自1,362名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拉丁裔美国人和非西语裔白人捐赠者的脑蛋白组数据,利用多祖先精细作图方法MESuSiE识别潜在因果pQTL位点,并整合GWAS数据揭示其在神经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一步评估了跨祖先群体的蛋白预测准确性,并探讨了候选因果蛋白在病理机制中的意义。文章还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和药物互作数据库,识别出多个具有治疗潜力的蛋白靶点。
背景知识
神经和精神疾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而不同祖先群体的基因组结构(如连锁不平衡模式和等位基因频率)可能影响遗传风险预测和因果基因识别。目前大多数基因表达研究集中于欧洲血统群体,导致跨祖先研究的不足,限制了疾病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全面解析。此外,如何将遗传变异与蛋白表达和疾病表型关联,仍是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关键挑战。该研究通过多祖先精细作图和整合GWAS数据,显著提升了对疾病相关蛋白的识别能力,并为未来跨祖先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团队利用质谱技术对1,362名多祖先捐赠者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蛋白组进行分析,进行pQTL作图,并使用MESuSiE框架进行多祖先精细作图,识别共享或祖先特异性pQTL位点。随后,将pQTL数据与GWAS结果整合,使用PWAS和SMR/HEIDI方法推断因果蛋白。此外,还进行了基因集富集分析和药物互作数据库筛选,以识别潜在治疗靶点。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为跨祖先神经疾病研究提供了高置信的因果pQTL资源,并为开发更广泛适用的分子模型和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非欧洲血统群体的样本量,以提升祖先特异性信号的检测能力,并结合多组学方法深入解析疾病相关蛋白的调控机制。
结语
本研究通过多祖先脑蛋白组数据和GWAS整合,系统识别了与21种神经和精神疾病相关的pQTL位点及其对应的因果蛋白。研究发现,大多数因果pQTL位点在不同祖先群体中共享,提示其在疾病机制中的广泛适用性。此外,研究还揭示了这些因果蛋白在功能基因组区域的富集,并通过PPI网络和基因集富集分析,进一步支持它们在神经信号传导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有药物靶向约三分之一的因果pQTL-蛋白-疾病三元组,为药物再利用和精准医学提供了新思路。总体而言,该研究为跨祖先神经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并为未来基因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候选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