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衰老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挑战

2025-08-27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总结了衰老相关免疫功能衰退的11个分子标志,包括基因组不稳定性、端粒缩短、表观遗传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揭示了衰老如何重塑肿瘤微环境并导致治疗耐药。文章还探讨了潜在干预策略,如表观遗传调节剂、代谢干预手段和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文献概述
本文《Immunosenescence and cancer: molecular hallmark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and age-specific immunotherapy challenges》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回顾并总结了衰老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分子改变及其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响应的影响。研究指出,老年个体中免疫监视能力下降和慢性炎症状态加剧,导致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受限,并强调了基于机制研究的干预策略在老年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

背景知识
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是癌症免疫治疗耐药性的关键因素,其分子标志物包括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炎症等。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也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免疫抑制细胞的积累和代谢重编程,导致治疗失败。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受限,部分归因于T细胞耗竭和信号通讯异常。单细胞测序技术(如scRNA-seq和scATAC-seq)的应用揭示了组织特异性染质可及性变化,并识别了如IL-34等新靶点,为神经炎症相关癌症研究提供新方向。尽管已有研究在动物模型和体外系统中验证了spermidine、NMN和HDAC抑制剂等干预手段的免疫调节作用,但其在人体中的转化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且缺乏针对老年人群的精准生物标志物。此外,生活方式因素(如高压力、肥胖、感染)均被发现可加速免疫衰老,提示临床需综合考虑患者背景。本文强调了免疫衰老与癌症进展的复杂互作网络,并指出未来研究应结合多组学和生物标志物驱动策略,以提升免疫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提供基因敲除、基因敲入、点突变、RNAi、转基因等小鼠模型构建服务,适用于免疫衰老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及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探索。

 

研究方法与实验
文章主要基于文献综述与机制解析,系统归纳了免疫衰老的11个核心分子标志,包括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炎症等。研究同时整合了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分析免疫细胞异质性和染色质可及性变化,识别关键因子如IL-34等。此外,作者还评估了衰老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包括免疫抑制细胞招募、SASP因子释放、代谢重编程等,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免疫治疗响应。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当前干预策略,如清除衰老细胞药物(senolytics)、表观遗传调节剂(如HDAC抑制剂)、代谢调节因子(如spermidine、NMN)等,以期逆转免疫衰老并增强抗肿瘤免疫。

关键结论与观点

  • 免疫衰老的11个分子标志(包括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炎症等)可系统性促进免疫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免疫监视失效、抗肿瘤响应减弱。
  • 衰老重塑肿瘤微环境(TME),促进免疫抑制细胞浸润、SASP因子分泌及代谢重编程,最终导致免疫治疗耐药性。
  • 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揭示了组织特异性染色质可及性变化,并识别了如IL-34等潜在神经炎症调控靶点。
  • 衰老相关的T细胞耗竭、髓系分化偏移、信号通讯异常是免疫治疗在老年人中疗效下降的关键机制。
  • 表观遗传时钟(Epigenetic Clock)可有效预测个体生物年龄,但需进一步优化以消除免疫细胞组成变化的干扰。
  • 代谢干预(如spermidine、NMN)和表观遗传调节剂(如HDAC抑制剂)可改善免疫细胞功能,具有潜在临床转化价值。
  • 免疫衰老与癌症进展存在互作机制,针对免疫衰老的干预策略可能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成功率。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为理解免疫衰老与癌症进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系统性框架,强调了靶向免疫衰老以提升癌症治疗响应的潜在策略。未来研究应结合年龄适应性临床试验、多组学分析和生物标志物筛选,推动精准肿瘤免疫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发展。此外,单细胞测序和代谢组学的整合分析可进一步揭示免疫细胞异质性及功能重塑,为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

 

赛业生物提供单细胞测序、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分子与细胞检测服务,支持免疫细胞功能与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结语
免疫衰老是癌症发生、进展和治疗耐药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系统性地归纳了其11个分子标志,并揭示了其在肿瘤微环境重塑和免疫治疗响应中的作用。研究强调了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在解析免疫细胞异质性中的价值,并提出如IL-34、SIRT1等潜在靶点,为神经炎症相关癌症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spermidine、NMN等代谢调节剂及表观遗传药物(如HDACi)显示出逆转免疫衰老的潜力,但仍需进一步临床转化研究支持。未来,开发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免疫治疗方案,结合生物标志物驱动的精准医疗,将有助于提高老年癌症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文献来源:
Qianwen Liu, Jingfeng Li, Xiuqiao Sun, Haili Bao, and Yihao Liu. Immunosenescence and cancer: molecular hallmark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and age-specific immunotherapy challenges.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免疫衰老
肿瘤微环境
分子标志物
免疫治疗
衰老相关
肿瘤治疗

上一篇: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肿瘤转移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