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Allergy
多菌株益生菌SYN-53在过敏性鼻结膜炎管理中的应用

2025-08-23

小赛推荐:

本研究首次评估了包含53种菌株的高剂量益生菌SYN-53在过敏性鼻结膜炎(ARC)管理中的疗效。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并结合先进的过敏原暴露室(AEC)进行标准化过敏原挑战测试,结果显示SYN-53在短期摄入后即可显著缓解ARC症状,且耐受性良好,为益生菌干预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文献概述
本文《Effect of the Multi-Strain Probiotic SYN-53 in the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发表于《Allergy》杂志,回顾并总结了益生菌在过敏性鼻结膜炎中的应用潜力。研究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单中心随机平行组设计,结合标准化过敏原暴露室(AEC)进行临床评估,系统分析了SYN-53在不同摄入周期下的疗效。

背景知识
过敏性鼻结膜炎(ARC)是一种由IgE介导的常见疾病,表现为鼻部和眼部过敏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传统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及特异性免疫疗法,但存在副作用或依从性差等问题。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调与过敏疾病的关系被广泛研究,益生菌作为一种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免疫稳态的营养补充方式,逐渐成为过敏疾病干预的新方向。然而,目前益生菌研究多采用1-3种菌株,剂量较低,效果有限。本研究SYN-53采用53种菌株配方,剂量高达1.5×10^11 CFU/天,旨在探索多菌株益生菌在ARC中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为益生菌干预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

 

提供多种基因编辑大小鼠模型构建服务,涵盖神经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领域,支持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估,助力科研转化。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单中心、随机平行组临床设计,受试者为确诊草花粉过敏的成年人群(n=84),分为SYN-53组和安慰剂组。受试者接受最多三个为期三天的摄入周期,每周期后间隔5天,在过敏原暴露室(AEC)中接受标准化草花粉暴露。主要终点为最大总症状评分(TSSMAX)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其他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鼻部生理参数。统计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ANCOVA),数据缺失采用LOCF、MI及BOCF方法填补。

关键结论与观点

  • SYN-53在一次摄入周期后即显示对ARC症状缓解的趋势,在两次周期后显著优于安慰剂(ΔTSSMAX:-3.44 ± 0.42 vs. -1.87 ± 0.37;p=0.0067),缓解率达38% vs. 24%。
  • 在中重度ARC亚组(TSSMAX≥6),SYN-53在一次周期后即显著优于安慰剂(ΔTSSMAX:-4.78 ± 0.51 vs. -2.43 ± 0.47;p=0.0014),缓解率达45% vs. 26%。
  • SYN-53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且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 研究提示多菌株益生菌在剂量与摄入周期优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未来益生菌配方研究提供方向。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首次在AEC环境中系统评估SYN-53对ARC的短期干预效果,支持益生菌在过敏免疫调节中的潜力。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其长期疗效、作用机制及在其他过敏疾病中的应用。

 

提供标准化病理分析服务,涵盖组织样本采集、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病理标志物检测等,支持疾病模型验证及药物疗效评估。

 

结语
SYN-53是一种包含53种细菌菌株的高剂量益生菌,本研究在标准化过敏原暴露条件下,系统评估其对过敏性鼻结膜炎的短期干预效果。结果表明,SYN-53在两次摄入周期后可显著缓解症状,尤其在中重度患者中效果更佳。研究强调菌株多样性与剂量的重要性,为益生菌在过敏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其机制、长期效果及在其他过敏性疾病中的适用性。

 

文献来源:
Karl‐Christian Bergmann and Torsten Zuberbier. Effect of the Multi‐Strain Probiotic SYN‐53 in the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 Allergy.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多菌株益生菌
过敏性鼻结膜炎
SYN-53
益生菌干预
过敏性疾病
免疫调节

上一篇: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PD-1通路阻断剂应答后Merkel细胞癌患者停药后的疾病进展风险

下一篇:J Immunother Cancer 免疫治疗与乐伐替尼在肝癌中的应用对比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