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Advanced Science(IF=14.1):郑州大学团队发现PFKFB2可作为急性肺损伤的免

2025-11-06

急性肺损伤(ALI),是重症监护的一道险关。研究发现,当肺部遭严重感染、创伤或毒物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启动“过度防卫”——大量免疫细胞涌入肺泡,引发水肿与透明膜,最终呼吸衰竭。树突细胞(DC)作为免疫哨兵,既能协调防御,也可过度活化点燃炎症风暴。为何免疫防线会失控?这一谜题正推动科学家破解肺战场的指挥密码。

 

传统治疗常聚焦于抑制炎症因子,但效果有限。最新研究发现:免疫细胞的能量供给方式可能是破局关键。正常情况下,DC通过“有氧代谢”(线粒体供能)维持稳态;但在肺损伤环境下,它们会切换为“无氧糖酵解”模式。炎症加剧会导致肺部缺氧状态进一步恶化,而缺氧程度的加深又会增强免疫细胞对糖酵解的依赖,最终促使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形成炎症与缺氧相互促进的恶性链条。如何精准关闭这个“代谢开关”成为治疗新方向。

 

近日,郑州大学团队首次揭示树突细胞中PFKFB2介导的糖酵解是驱动ALI的关键机制,并开发出靶向该通路的纳米药物。在ALI动物模型中,该药物能精准抑制免疫细胞过度活化,显著减轻肺部炎症。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于7月30日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

 

急性肺损伤的免疫治疗靶点

图片来源:《Advanced Science》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02428)

 

研究材料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DC特异性PFKFB2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PFKFB2△CD11c小鼠,由赛业生物提供),C57BL/6J小鼠等进行体内实验。体外研究则采用了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MLE-12(小鼠肺上皮细胞系)、BEAS-2B(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以及经PFKFB2-siRNA处理的BMDCs。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基因,结合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HIF-1α对PFKFB2的转录调控;利用LC-MS代谢组学、Western blot和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解析糖酵解重编程;并采用甘露糖修饰纳米颗粒(2ME NPs)靶向递送药物,经活体/离体成像验证其治疗ALI的靶向性与有效性。

 

技术路线

01 构建PFKFB2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02 体外验证糖酵解-DC成熟关联

03 解析HIF-1a-PFKFB2信号轴

04 纳米载体靶向递药系统开发

05 多模型药效评价

06 临床样本机制验证

 

研究结果

1. PQ/LPS通过PFKFB2促进DC成熟并导致肺损伤

这项研究整合代谢组学分析BMDCs代谢产物、糖酵解压力试验检测ECAR、流式细胞术分析葡萄糖摄取和成熟标志物,并通过siRNA敲低PFKFB2验证其功能,发现PQ暴露显著诱导代谢重塑,具体表现为糖酵解中间产物显著增加而TCA循环中间体受抑,同时ECAR、糖酵解能力及储备全面提升;这种糖酵解激活直接驱动DC成熟,证据包括PQ促进葡萄糖摄取的现象以及糖酵解抑制剂2-DG对DC成熟和促炎因子分泌的阻断效应;深入机制揭示PFKFB2的核心枢纽作用,其蛋白表达呈PQ处理时间依赖性上调,而特异性敲低PFKFB2不仅抑制糖酵解关键指标,更显著阻遏DC成熟进程,证实PFKFB2是PQ激活DC糖酵解-成熟轴的关键效应分子。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HIF-1α直接结合野生型PFKFB2启动子区域显著增强荧光素酶活性,而突变结合位点后该激活效应完全失效,且PQ暴露特异性强化HIF-1α与PFKFB2启动子的结合能力,证实HIF-1α通过直接转录调控PFKFB2驱动DC代谢重编程。

 

免疫治疗靶点

图1 糖酵解重编程及其在PQ诱导的BMDC成熟中的重要作用[1]

 

2. 特异性敲除DC中PFKFB2可以抑制DC成熟并减轻肺损伤

通过构建DC特异性PFKFB2敲除小鼠(PFKFB2ΔCD11c,由赛业生物提供),结合ELISA、肺组织H&E染色、MPO免疫组化及流式分析发现:基因干预显著改善生存结局,表现为敲除组存活率提升并伴随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下降及抗炎因子IL-10升高;肺组织病理学验证肺泡出血、蛋白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减轻,MPO阳性细胞减少;机制层面证实肺组织成熟DCs比例大幅降低,体外BMDCs实验同步显示成熟受抑,最终表明靶向DC的PFKFB2敲除通过抑制过度免疫激活有效缓解ALI病理进程。

 

免疫治疗靶点

图2 DC中敲除PFKFB2通过抑制DC成熟来减轻LPS-ALI[1]

 

3. 纳米靶向抑制肺DC中HIF-1α-PFKFB2信号通路可减轻ALI

最后采用合成甘露糖修饰的2ME纳米颗粒(2ME NPs)并经气管给药评估靶向递送效能,结合流式检测肺DC中PFKFB2表达,关键结果显示2ME NPs具备粒径均一特性且能高效富集于肺DC,其治疗效能表现为显著提升存活率、降低血清促炎因子的水平,同步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肺DC中PFKFB2表达显著下调且成熟比例降低,最终证实DC靶向纳米递送HIF-1α抑制剂可精准阻断PFKFB2通路,为ALI临床转化提供高效策略。

 

免疫治疗靶点

图3 纳米靶向递送2ME至DC可通过调控HIF-1α-PFKFB2信号通路减轻ALI[1]

 

研究结论

免疫治疗靶点

图4 PQ/LPS通过HIF-1α-PFKFB2信号通路增加肺DC成熟导致ALI[1]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PFKFB2是调节DC成熟的关键调控因子,也是ALI进展的重要驱动因素。HIF-1α-PFKFB2信号通路通过促进DC成熟并增强炎症反应从而加剧ALI病情。通过临床样本,他们也证实了HIF-1α-PFKFB2轴在不同病因引发的ALI中具有保守性。针对PFKFB2的靶向治疗可能为ALI的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1]Yuan D, Yang F, Hou L, Zhang Y, Pang X, Du Y, Yan H, Zhu H, Cheng Y, Wu Y, Jiang P, Guo M, Zhang M, Guo J, Hao H, Jiang Y, Li Y, Gao Y. PFKFB2-Driven Glycolysis Promotes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and Exacerbates Acute Lung Injury. Adv Sci (Weinh). 2025 Oct;12(37):e02428. doi: 10.1002/advs.202502428. Epub 2025 Jul 30. PMID: 40736063; PMCID: PMC12499423.

急性肺损伤
PFKFB2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
减轻急性肺损伤研究

上一篇:STTT(IF=52.7):NINJ1介导甲型流感病毒诱导PANoptosis细胞破裂及有害炎症反应

下一篇:Advanced Science:PCSK9/LIN28A/HES5/JMY 轴异常与神经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