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世界肿瘤日|关注肿瘤临床前研究,动物模型助力科学突破

2025-04-17

今天(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旨在呼吁全球关注肿瘤防治、推动科研进步并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在肿瘤研究领域,临床前研究是转化医学的重要基石,而动物模型在探索肿瘤机制、评估新药疗效及安全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优化研究模型、加速科学发现,将为抗肿瘤治疗带来更多突破,最终惠及患者。

 

面对多种肿瘤动物模型,究竟该如何选择?哪种可以研究肿瘤微环境?哪种能准确反应人类肿瘤发展情况?常见的几种肿瘤模型包括肿瘤移植小鼠、自发性肿瘤小鼠、基因编辑肿瘤小鼠等;免疫缺陷小鼠因其免疫成分缺陷或缺少而作为异种移植模型的受体,也广泛应用于实验肿瘤学研究。

 

肿瘤移植模型

将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移植至小鼠体内是抗肿瘤治疗研究的常用方法,其优势在于模型构建周期短、操作简便且可重复性高,适用于大规模药物筛选及机制研究。现在订购原位成瘤模型可低至1080元/只,也可根据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提供肿瘤细胞系、药效评价等其他产品或服务。

 

世界肿瘤日

世界肿瘤日

活动彩蛋:

1、KPC with Luciferase & mCherry的原位成瘤模型及药效服务可享买10送1优惠

 

2、相关论文发表时注明使用小鼠来源于赛业生物(Cyagen)可享专属科研奖励

 

已验证的原位成瘤CDX模型(精选)

世界肿瘤日

 

免疫缺陷模型

 

免疫缺陷模型是指由于先天遗传突变或者用人工方法造成的免疫系统上一种或者多种免疫成分(B细胞、T细胞、NK细胞等)存在缺陷或者缺失的小鼠模型,赛业生物可提供C-NKG等重度免疫缺陷鼠和Rag2 KO等免疫细胞缺陷鼠,助力新药研发。

 

世界肿瘤日

 

自发肿瘤模型

 

自发肿瘤模型是指在自然突变或人为基因编辑条件下,免疫功能健全小鼠体内携带癌基因的过表达或激活突变、抑癌基因的缺失或抑制突变,导致其在体内自发形成肿瘤,适合于肿瘤生长的生物学过程的研究、免疫治疗模式的评估和抗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筛选等。

 

世界肿瘤日

 

基因编辑肿瘤模型

 

基因编辑肿瘤模型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或插入特定基因,以提供致癌基因的系统性或组织特异性表达和/或抑癌基因缺失,从而诱发动物产生肿瘤的模型。

 

世界肿瘤日

世界肿瘤日
肿瘤移植模型
免疫缺陷模型
自发肿瘤模型
基因编辑肿瘤模型

上一篇:iPSC体外技术服务平台:革新疾病模型构建与药物高效筛选的创新驱动力

下一篇:世界血友病日|国内首款AAV基因治疗新药获批!浅析动物模型如何推动疾病治疗突破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