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Molecular Cancer
病原体相关癌症的免疫微环境与临床治疗研究

2025-10-05

小赛推荐:

本研究系统解析了病原体诱导的肿瘤微环境(TME)重塑机制,涵盖多种致癌病原体的免疫逃逸策略与相关免疫治疗进展。文章内容为癌症免疫治疗的精准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并讨论了当前治疗中的关键挑战,对肿瘤免疫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概述
本文《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pathogen-associated cancers and current clinical therapeutics》,发表于Molecular Cancer杂志,回顾并总结了病原体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文章系统阐述了病原体如何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包括免疫检查点调节、慢性炎症、代谢重编程及表观遗传修饰,促进免疫抑制与肿瘤逃逸。同时,研究也讨论了当前免疫治疗策略(如预防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工程菌等)的应用现状与局限性,为未来精准治疗提供思路。

背景知识
病原体相关癌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15–20%,主要由病毒(如EBV、HPV、HBV、HTLV-1)、细菌(如H. pylori、F. nucleatum)及寄生虫(如S. haematobium、O. viverrini)引发。这些病原体通过长期感染诱导慢性炎症、基因组不稳定性及免疫逃逸,从而促进肿瘤发生。当前研究聚焦于如何通过调节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互作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例如靶向MDSC、TAM及Treg细胞,以及利用工程菌改善TME。然而,病原体异质性、缺乏有效生物标志物及免疫治疗安全性问题仍是临床转化中的主要挑战。此外,不同病原体感染模式下的TME重塑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以指导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提供从模型构建、表型分析到机制验证的全流程支持,适用于肿瘤、遗传病、心血管疾病等研究领域,助力科研团队构建高质量动物模型。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机制分析,探讨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调控机制。重点分析了病原体如何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如NF-κB、IL-6/STAT3、Wnt/β-catenin)促进M2样TAM、MDSC、Treg等免疫抑制细胞扩增,从而抑制T细胞与NK细胞功能。同时,研究也评估了不同病原体对PD-L1表达、抗原呈递干扰及炎症微环境维持的影响。

关键结论与观点

  • 病原体相关癌症中,TAM、MDSC和Treg细胞显著扩增,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 某些病原体(如HPV、HBV、EBV)感染后,TME中PD-L1表达升高、抗原呈递受损,导致T细胞耗竭,降低免疫治疗响应。
  • 工程化细菌(如S. typhimurium)可靶向低氧肿瘤区域,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改善TME并增强抗肿瘤免疫。
  • 病原体特异性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如联合靶向Treg、MDSC及免疫检查点分子以提高治疗效果。
  • 当前病原体相关癌症免疫治疗仍面临挑战,包括病原体异质性、宿主免疫背景复杂性及治疗安全性评估。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为病原体相关癌症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机制基础,强调了针对病原体特异性免疫抑制机制的个性化治疗潜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病原体-宿主互作中的可靶向节点,并结合多组学分析识别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此外,工程菌和微生物组靶向治疗的临床转化仍需优化,以提升治疗特异性与安全性,推动精准肿瘤免疫治疗发展。

 

提供肿瘤微环境研究相关的基因敲除、人源化、转基因及病毒包装服务,支持肿瘤免疫治疗与微环境重塑研究,涵盖多种病原体相关信号通路模型。

 

结语
病原体相关癌症的免疫微环境具有高度特异性,病原体通过多层机制重塑TME并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系统总结了不同病原体(如HPV、HBV、EBV、H. pylori、F. nucleatum)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分子机制,并提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工程菌治疗及微生物组调节等策略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病原体异质性、宿主免疫状态复杂性及治疗安全性仍是当前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障碍。未来,跨学科研究需进一步揭示病原体-宿主互作的分子基础,以开发更精准的免疫治疗方案,提升病原体相关癌症患者的临床预后。

 

文献来源:
Xiao-Yu Wei, Hui-Jing Feng, Ying-Yin Zhu, Ming Li, and Qi Mei.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pathogen-associated cancers and current clinical therapeutics. Molecular Cancer.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病原体相关癌症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策略
病原体诱导肿瘤
免疫抑制机制

上一篇: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SAA1-IL-1β正反馈环促进卵巢癌免疫抑制和疾病进展

下一篇:Molecular Cancer 非小细胞肺癌中p23通过抑制GPX4降解从而阻遏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