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
家族糖尿病史对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影响
小赛推荐:
该研究分析了3,072名糖耐量受损成人参与者的长期随访数据,发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糖尿病家族史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且这种影响部分由已知的多基因风险评分解释。
文献概述
本文《Impact of Parental or First-Degre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on Diabetes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in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Outcomes Study》,发表于Diabetes Care杂志,回顾并总结了家族史对糖尿病发生和进展的影响。研究纳入3,072名糖耐量受损成人参与者,中位随访时间长达21年。研究调整了人口统计学、临床变量、DPP随机化组别及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发现家族史显著增加糖尿病风险,而PRS仅解释了其中的32%。文章还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获取详细家族史的重要性,以改善糖尿病风险分层和预防策略。
背景知识
糖尿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病例的90%–95%,且通常由前期的糖尿病前期(如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发展而来。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其影响可能涉及遗传和非遗传机制。既往双胞胎和队列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具有高度遗传性,单卵双胞胎的共病率接近80%,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个体终身风险约为40%。尽管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已被用于预测糖尿病风险,但其解释力有限,提示未知基因变异和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DPP和DPPOS队列,分析不同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对糖尿病发生和血糖控制(HbA1c ≥7%)的影响,并评估PRS的解释力,旨在为糖尿病预防提供更精准的临床工具。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基于DPP(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及DPPOS(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Outcomes Study)队列,共纳入3,072名具有家族史信息的参与者。研究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家族史对糖尿病发生和血糖控制(HbA1c ≥7%)的影响。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BMI、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胰岛素/葡萄糖比及PRS。此外,通过中介分析评估PRS及其他临床变量在家族史影响中的作用。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研究结果提示,家族史仍是糖尿病风险的重要预测因素,即便在已知遗传风险评分和干预措施下仍具独立影响。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未知遗传变异、表观遗传及共享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以优化基于家族史的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
结语
本文通过长期随访分析发现,一级亲属糖尿病家族史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其中双亲家族史影响最大。多基因风险评分(PRS)仅解释了家族史对糖尿病风险影响的32%,提示未知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家族史的采集,以实现更精准的糖尿病风险分层和早期干预。此外,研究结果对公共卫生策略、临床筛查及个性化预防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