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引人注目的心血管衰老测量与建模综述

2025-08-31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心血管衰老的分子机制,包括端粒磨损、细胞衰老、表观遗传修饰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并讨论了其与内皮功能障碍和系统性炎症的关系。研究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心血管衰老建模中的应用前景,为个性化预防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概述
本文《How to measure and model cardiovascular aging》,发表于《Cardiovascular Research》杂志,回顾并总结了端粒缩短、细胞衰老、表观遗传修饰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分子机制在心血管衰老中的作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端粒长度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临床关联,以及端粒酶在线粒体功能中的保护机制。此外,作者讨论了细胞衰老与SASP(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影响,并综述了表观遗传调控在心血管衰老中的作用,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的调节。研究还涉及氧化应激、免疫系统衰老和全身性炎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心血管衰老建模中的潜力。

背景知识
心血管衰老是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因素。端粒磨损和端粒酶功能障碍与细胞衰老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表观遗传修饰则通过调控炎症通路和氧化应激影响衰老过程。此外,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加速了心血管系统中的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病的发展。当前研究挑战包括如何在不同细胞类型中区分端粒酶的核内和线粒体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个体化数据建模心血管衰老。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端粒长度是否直接致病,还是仅作为端粒酶功能下降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如何在不破坏正常细胞功能的前提下靶向衰老细胞。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在于系统性总结现有分子机制,并提出利用多组学和AI进行个体化心血管衰老建模的新方向。

 

提供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适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发育机制、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研发。赛业生物可构建全身性或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助力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研究。

 

研究方法与实验
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分析了端粒磨损、细胞衰老、表观遗传修饰、线粒体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在心血管衰老中的作用。研究还探讨了端粒酶在不同亚细胞器中的功能差异,并引用了多项实验,包括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干细胞重编程、炎症因子检测及线粒体功能评估。此外,研究讨论了利用Mendelian随机化方法评估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因果关系,并分析了抗炎治疗、端粒酶激活剂和自噬诱导剂在衰老干预中的应用。

关键结论与观点

  • 端粒磨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端粒长度缩短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风险升高相关,但其因果性尚不明确
  • 端粒酶(TERT)不仅维持端粒长度,还在线粒体中具有保护作用,包括维持呼吸链功能、减少氧化应激
  • 细胞衰老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存在,其分泌表型(SASP)促进慢性炎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纤维化
  • 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调控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心血管衰老进程
  • 氧化应激是心血管衰老的核心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ROS过度产生,进而引发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 系统性炎症(inflammageing)与衰老相关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密切相关,且抗炎治疗可改善心血管预后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整合多组学数据,建立个体化心血管衰老模型,提升预防和干预效率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心血管衰老的分子基础提供了系统性框架,并强调了端粒、表观遗传、线粒体和炎症通路在衰老中的交互作用。研究指出,未来应发展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和干预策略,以延缓心血管衰老。此外,个体化建模和AI辅助分析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衰老的重要工具,为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提供支持。

 

提供基因敲入与人源化小鼠模型,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药物靶点验证及人类疾病机制模拟。

 

结语
心血管衰老是多种老年相关疾病的核心驱动因素,其机制涉及端粒磨损、细胞衰老、表观遗传失调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个层面。文章强调了端粒长度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以及端粒酶在维持线粒体功能中的关键作用。此外,衰老细胞的积累和SASP的释放加速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而表观遗传修饰则提供了调控基因表达和炎症反应的分子开关。研究还指出,氧化应激是连接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血管损伤的关键环节,抗炎和抗氧化干预可能具有延缓衰老的治疗价值。未来,利用AI和机器学习整合多组学数据,将有助于建立更精确的个体化心血管衰老模型,为临床干预提供新方向。

 

文献来源:
Luke Spray, Gavin Richardson, Laura K Booth, Simon Tual-Chalot, and Ioakim Spyridopoulos. How to measure and model cardiovascular aging.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心血管衰老
心血管疾病
端粒磨损
细胞衰老
表观遗传修饰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上一篇:Circulation Research 血管平滑肌与内皮细胞间的TNF信号通路在肥胖中升高血压

下一篇:Circulation Research 心肌梗死后免疫调节内皮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新机制研究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