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Nature Genetics
CDS2作为间质样癌症合成致死靶点

2025-08-01

小赛推荐:

该研究揭示CDS1和CDS2基因在间质样癌症中的合成致死关系,为药物开发提供新方向。

 

文献概述
本文《Cytidine diphosphate diacylglycerol synthase 2 is a synthetic lethal target in mesenchymal-like cancers》,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杂志,回顾并总结了CDS1和CDS2基因在脂质稳态和细胞存活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CDS1低表达或缺失的癌症中,CDS2的失活可导致细胞死亡。整段通顺、有逻辑,结尾用中文句号

背景知识
脂质稳态对细胞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而CDS1和CDS2负责将磷脂酸(PA)转化为CDP-DAG,从而支持磷脂酰肌醇(PI)的合成。PI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激酶底物参与细胞增殖与存活信号。在正常细胞中,CDS1和CDS2共同维持脂质合成,但在间质样癌症中,CDS1表达受转录因子ZEB1抑制,使得癌细胞完全依赖CDS2以维持存活。这种依赖性使得CDS2成为潜在的合成致死靶点。目前研究通过基因编辑、脂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验证CDS1–CDS2合成致死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此外,研究还表明CDS2的失活可导致脂质失衡、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积累,最终诱导细胞凋亡。这些发现为靶向CDS2治疗间质样癌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整段通顺、有逻辑,结尾用中文句号

 

提供基因敲除细胞系服务,支持大规模筛选与验证,助力药物靶点研究。快速交付、高效编辑、专业质量控制,适用于多种疾病模型。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团队利用DepMap和TCGA数据库进行大规模基因表达和依赖性分析,计算CDS1和CDS2的合成致死评分。通过CRISPR-Cas9介导的CDS2敲除实验,在多个细胞系中验证CDS2失活导致的细胞死亡。同时,使用脂质组和蛋白质组分析,评估CDS2失活对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还通过异种移植模型在小鼠体内验证CDS2失活对肿瘤形成的影响。最后,团队进一步分析CDS2失活是否可通过基因补偿逃逸,并测试不同CDS2突变体的催化活性对合成致死的影响。

关键结论与观点

  • CDS1和CDS2形成合成致死对,在间质样癌症中尤为显著。
  • CDS1低表达的癌症细胞对CDS2失活高度敏感,而CDS1高表达细胞则无此现象。
  • CDS2失活导致脂质稳态失调,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积累,诱导细胞凋亡。
  • 在体内模型中,CDS2失活显著抑制肿瘤形成,验证其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力。
  • 基因补偿筛查未发现常见逃逸机制,表明CDS2失活无显著脱靶风险。
  • CDS2的催化活性是合成致死的关键,补充PI可逆转CDS2失活性细胞死亡。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为间质样癌症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CDS2,并揭示其与CDS1合成致死的机制。未来可探索靶向CDS2的小分子抑制剂开发,评估其在临床前模型中的治疗潜力。此外,研究也为癌症基因表达谱分析提供范式,促进转录组驱动的合成致死筛选。

 

提供基因编辑大小鼠模型,涵盖敲除、敲入、点突变等多种打靶方式,支持组织特异性研究和疾病模型构建,适用于肿瘤、代谢、神经等方向。

 

结语
该研究通过大规模生物信息学与实验验证,首次揭示CDS1和CDS2在癌症中形成合成致死对,特别是在间质样癌症中,CDS1低表达使得CDS2成为癌细胞存活的必需基因。CDS2失活导致脂质稳态失调,触发细胞凋亡,且无明显逃逸机制。这些结果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并为间质样癌症的精准药物开发奠定基础。未来,可进一步探索CDS2作为可药靶点的可行性,并在临床前模型中验证其治疗效果。

 

文献来源:
Tim Arnoldus, Alex van Vliet, Onno B Bleijerveld, Maarten Altelaar, and Daniel S Peeper. Cytidine diphosphate diacylglycerol synthase 2 is a synthetic lethal target in mesenchymal-like cancers. Nature Genetics.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间质样癌症
合成致死靶点
CDS2基因
脂质稳态
细胞存活
癌症治疗

上一篇:Nature Genetics 化疗对正常血细胞的长期影响

下一篇:Nature Genetics 揭示自闭症表型异质性的遗传基础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