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非小细胞肺癌中循环与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关系研究

2025-07-11

小赛推荐:

该研究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中循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cNLR)与肿瘤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tNLR)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发现高tNLR与不良预后、免疫抑制表型及特定基因突变(如KEAP1、STK11、PTEN等)有关。研究还指出,tNLR在多个实体瘤中具有独立预后价值。

 

文献概述
本文《Intratumoral neutrophil-to- lymphocyte ratio is mirrored by circulating neutrophil-to- lymphocyte ratio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杂志,回顾并总结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在循环和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关联性,及其对术后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影响。研究基于ICON队列(N=150)和TCGA数据库,分析了tNLR与cNLR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与基因组、蛋白组和转录组特征的关联。文章强调tNLR在预测免疫治疗疗效方面可能优于cNLR,为NSCLC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候选。

背景知识
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积累与免疫抑制和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如分泌CXCL5、IL-8)促进肿瘤进展并降低抗PD-1治疗的响应率。然而,循环中性粒细胞升高(即cNLR)是否反映肿瘤内中性粒细胞的相对丰度(tNLR)尚未明确。本文通过多组学分析和单细胞数据验证,系统地评估了NSCLC患者中tNLR与cNLR的一致性,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基因突变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还指出,tNLR可作为更敏感的预后指标,并在多个实体瘤中具有普适性。这些发现为临床应用cNLR和tNLR作为免疫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赛业生物提供肿瘤细胞系及药效模型构建服务,涵盖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实体瘤类型,适用于药物筛选、药效评估及机制研究。提供体内移植模型和体外检测服务,支持IND申报和转化研究。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纳入了ICON前瞻性队列(N=150,I–III期NSCLC患者),并使用单细胞RNA测序数据评估了五种去卷积方法(Bindea等)的准确性,最终采用Bindea方法定义tNLR。研究进一步利用TCGA数据库进行多癌种分析,评估tNLR与基因突变、蛋白组、转录组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实验手段包括流式细胞术、多重免疫荧orescence(mIF)、蛋白阵列、细胞因子检测、生存分析(Kaplan-Meier和Cox回归)等。

关键结论与观点

  • 在ICON队列中,tNLR与cNLR呈显著正相关,但单独的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丰度无显著关联。
  • 高tNLR与术后无病生存期(RFS)显著缩短相关,且在多变量分析中,tNLR比cNLR更具预后价值。
  • 携带KEAP1、STK11、PTEN、PI3K、TSC2突变的肿瘤更易呈现高tNLR。
  • 高tNLR肿瘤表现出细胞周期增强、受体酪氨酸激酶及YAP信号激活,同时IFNG和GZMB表达降低,提示免疫抑制表型。
  • 流式和mIF分析显示高tNLR与CD8+GZMB+T细胞比例下降相关。
  • 在TCGA中,tNLR与多个实体瘤的总体生存期(OS)显著相关,27种癌症中11种达到统计学显著。
  • 尽管未发现tNLR与肿瘤大小的直接相关性,但tNLR与多个趋化因子(如CXCL5、IL-8)表达正相关,而与CXCL13表达负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首次系统性验证了NSCLC中cNLR与tNLR的正相关性,并揭示了tNLR在多个癌症中的预后价值。研究支持tNLR作为潜在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尤其是在免疫治疗时代,动态监测tNLR或cNLR可能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和生存。未来需在更大队列中验证该指标,并进一步研究中性粒细胞在TME中的功能异质性及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关系。

 

赛业生物提供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服务,支持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表型分析,如CD8+GZMB+T细胞等。可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生物标志物验证及药效评估。

 

结语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循环与肿瘤微环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的关系,发现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且tNLR比cNLR在预后评估中更具独立价值。高tNLR与KEAP1、STK11等基因突变相关,并伴随细胞周期、RTK及YAP信号增强,同时免疫相关基因如IFNG、GZMB表达下降,提示其在TME中诱导免疫抑制。研究进一步在TCGA数据库中验证了tNLR的跨癌种预后价值。这些结果支持在免疫治疗背景下,tNLR和cNLR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新辅助或辅助治疗策略中。此外,tNLR的调控机制(如趋化因子表达、细胞浸润动态)仍需深入研究,以指导更精准的治疗决策。

 

文献来源:
Kyle G Mitchell, Younghee Lee, Nathaniel Deboever, Boris Sepesi, and Cara L Haymaker. Intratumoral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is mirrored by circulating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上一篇: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IL-27表达oHSV增强抗胶质瘤疗效,促进CD8 T细胞功能

下一篇: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基因表达特征预测黑色素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毒性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