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Obesity Reports
肠促胰岛素与MASLD:内分泌与肝脏疾病的交汇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综述了肠促胰岛素受体激动剂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中的最新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强调其在改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中的潜力。同时指出MASLD与肥胖、T2DM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多学科协作管理的必要性。
文献概述
本文综述了肠促胰岛素(GLP-1和GIP受体激动剂)在MASLD治疗中的作用,包括其对肝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的间接调控机制。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这些药物在改善肝脂肪变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尽管对肝纤维化的改善尚不一致。
背景知识
MAS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约32.4%的全球人口,其进展可导致MASH和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肠促胰岛素通过调控胰岛素敏感性、脂肪组织炎症因子分泌及肠道菌群平衡,间接影响肝脏代谢。GLP-1RA类药物如semaglutide、tirzepatide已被证明在临床试验中有效减少肝脂肪含量。
研究方法与实验
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分析了肠促胰岛素受体激动剂(GLP-1和GIP)在MASLD中的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试验中的效果。通过scRNA测序分析GLP-1R和GIPR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回顾了多个Phase 2和Phase 3临床试验,评估肠促胰岛素对MASH和肝纤维化的改善情况。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肠促胰岛素在MASLD中的应用为肥胖和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肝脏保护策略。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双靶点或三靶点激动剂在肝纤维化改善中的作用,并探索其在非糖尿病MASLD人群中的疗效。多学科协作(肝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将是MASLD管理的关键。
结语
本文总结了肠促胰岛素在MASLD中的治疗潜力,强调其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脂肪因子分泌和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影响肝脏代谢。尽管目前尚无直接靶向肝脏的肠促胰岛素受体激动剂,其在体重控制和代谢改善中的效果已为MASLD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研究需关注双靶点或三靶点激动剂的开发,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差异。此外,多学科管理将有助于MASLD患者的全面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肝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