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Blood Cancer Journal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多中心研究

2025-06-24

小赛推荐:

本研究是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系统评估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N DLBCL)患者接受CAR-T治疗后的生存和毒性情况,发现结外疾病部位如肝脏和胰腺与较差预后相关。为未来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文献概述
结外(EN)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淋巴结起源DLBCL在分子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尽管CAR-T治疗已显著改善复发/难治性(R/R)DLBCL的治疗前景,但EN DLBCL患者接受CAR-T治疗后的具体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美国8个学术中心的218例患者数据,评估CAR-T在EN DLBCL患者中的总体生存、无进展生存、缓解率和毒性反应。

背景知识
EN DLBCL约占DLBCL患者的50%,其最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包括皮肤/软组织、骨和肺部。既往研究显示,EN DLBCL在传统治疗中的生存预后较差,但CAR-T疗法的引入是否改变这一现状仍需大规模研究。由于EN疾病高度异质性,不同部位的疾病可能对CAR-T疗效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临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基因敲除小鼠:适用于研究基因功能、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验证,提供全身性或组织特异性敲除服务,快速交付并确保遗传背景稳定。

 

研究方法与实验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期间接受CAR-T治疗的EN R/R LBCL患者。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缓解率(ORR/CRR)和毒性反应(CRS、ICANS)。研究使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评估各EN部位对预后的影响。

关键结论与观点

  • EN DLBCL患者接受CAR-T治疗的总体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R)分别为62%和40%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0个月(95% CI=3.1–7.2),中位总生存期(OS)为25.7个月(95% CI=16.1–51.6)
  • 73%患者发生任何级别CRS,6%为≥3级;37%患者发生ICANS,19%为≥3级
  • 多变量分析显示,接受≥3线治疗、CAR-T时存在巨大病灶(≥7cm)、肝胆和胰腺受累与较差OS独立相关
  • 难治性疾病与较差PFS相关,但与OS无显著关联
  • 合并结外CNS受累的患者毒性及疗效与非CNS患者相似,但因样本量较小需谨慎解读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为EN R/R LBCL患者接受CAR-T治疗的疗效和毒性提供了大规模真实世界数据,表明其整体生存和毒性与传统研究中R/R LBCL患者相当。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评估特定结外部位(如肝、胰腺)对预后的影响,并探索优化治疗策略。此外,需要前瞻性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并开发针对性干预措施。

 

CAR-T细胞治疗疾病模型:提供免疫缺陷小鼠模型,支持人源肿瘤异种移植,用于抗肿瘤药物及细胞治疗药效评估。

 

结语
本研究通过回顾多中心EN R/R LBCL患者CAR-T治疗后数据,系统评估疗效、生存和毒性情况。研究发现,EN DLBCL患者在CAR-T治疗后ORR和CRR分别为62%和40%,生存期与传统研究结果相近。尽管CRS和ICANS发生率较高,但多变量分析揭示肝胆和胰腺受累为显著预后不良因素。该研究为EN DLBCL患者接受CAR-T治疗的临床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建议未来研究聚焦于特定EN部位的疗效预测模型,并探索针对这些高风险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结外淋巴瘤的异质性仍需更精细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设计,以提升长期生存率。

 

文献来源:
Frederique St-Pierre, Subodh Bhatta, Peter G Doukas, Reem Karmali, and Narendranath Epperla. Impact of extranodal involvement at CAR T-cell therapy 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Blood Cancer Journal.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CAR-T治疗
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多中心研究
淋巴瘤治疗
生物医药研究
赛业生物

上一篇:Molecular Cancer Aurora激酶在癌症中的信号传导:从分子机制到靶向治疗

下一篇:Molecular Cancer 外泌体:乳腺癌宿主微环境中的“特洛伊木马”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