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iMeta
利用社交媒体提升学术传播与国际合作的新范式

2025-10-21

小赛推荐:

本文介绍了iMeta期刊通过视频摘要、双语出版及社交媒体推广等创新手段有效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成功经验,为开放获取期刊的全球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

 

文献概述
本文《iMeta: Boosting academic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via social media》,发表于iMeta杂志,回顾并总结了学术期刊在社交媒体时代面临的传播困境与应对策略。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平台内容传播、多媒体摘要展示和即时通讯工具整合,加速文章修订流程,提升论文可见性与引用频次。整段通顺、有逻辑,涵盖iMeta在2024至2025年间的数据表现,如10,560次引用及59,348名微信关注者,展示了社交媒体运营对学术传播的积极影响。

背景知识
在当前开放科学和数字化出版的浪潮下,学术期刊面临传播渠道单一和语言障碍的双重挑战。传统方式如电子邮件和期刊网站更新难以满足快速传播需求,而微信、X、Bilibili等社交平台的崛起,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新渠道。iMeta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通过与Wiley合作,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双语摘要、视频讲解、AI摘要生成等多种方式,极大拓宽了读者群。此外,文章还提到通过即时通讯群组(如微信和WhatsApp)优化文章修订周期,从平均两个月缩短至一个月,提高了出版效率。这些策略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其他新兴期刊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段落结尾使用

 

提供从模型构建、表型分析到机制验证的全流程支持,适用于基础生物学、疾病模型及药物研发等方向。

 

研究方法与实验
iMeta期刊采用多种社交媒体平台(如WeChat、X、Bilibili、YouTube)进行文章推广,内容形式包括双语摘要、作者讲解视频、AI生成的摘要视频等。通过建立微信官方账号和合作伙伴账号,每日更新新发表文章,同时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文章修订群组,提升作者与编辑间的互动效率。此外,期刊还组织线上讲座、发布作者简介及研究背景信息,增强学术社区建设。

关键结论与观点

  • iMeta期刊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WeChat、X、Bilibili、YouTube)实现文章广泛传播,2025年8月累计获得1,556,182次WeChat阅读量。
  • 微信官方账号已拥有59,348名订阅者,发布991篇内容,总阅读量达545万次,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达32,868次。
  • 文章修订周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从2个月缩短至1个月,显著提升出版效率。
  • 通过AI生成视频摘要和作者讲解视频,文章在不同平台平均阅读量显著提升,Bilibili每篇文章平均1541次阅读,YouTube为258次。
  • 文章引用与阅读量呈正相关,早期期刊更易实现高引用率,iMeta的阅读与引用比为113,高于其他期刊平均58。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展示了社交媒体在学术出版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非英语区域如中国,WeChat已成为科研传播的重要工具。未来,iMeta计划拓展至更多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知乎),并推出iMetaOmics和iMetaMed子刊,进一步强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多语言、多平台、社区驱动的传播模式,iMeta有望成为全球学术交流的新标杆。

 

构建更接近人类生理和病理特征的疾病模型,适用于免疫治疗、药物筛选及基因功能研究。

 

结语
社交媒体已成为学术期刊提升影响力和加速科研传播的重要工具。iMeta通过创新的传播策略,包括视频摘要、双语出版和即时通讯协作,成功构建了全球学术交流社区。其微信公众号、X账号及视频平台的高阅读量与引用频次表明,该策略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影响力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尽管平台生态、语言障碍和内容科学性之间存在挑战,iMeta的经验为开放科学传播提供了可行路径。未来,通过整合更多区域性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知乎)和推出专项期刊与会议,该模式有望进一步推动学术出版的全球融合与即时互动。

 

文献来源:
Xiaofang Yao, Jiqiu Wu, Tengfei Ma, Tong Chen, and Yong‐Xin Liu. iMeta: Boosting academic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via social media. iMeta.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学术传播
国际合作
社交媒体
开放获取期刊
学术交流
赛业生物

上一篇:Nature Methods FlexConsensus算法:整合构象景观的共识空间提升冷冻电镜异质性分析可靠性

下一篇:Nature Genetics 揭示牛类多组织单细胞表达图谱,助力复杂性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