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肿瘤新抗原与肿瘤突变负荷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综述了肿瘤新抗原和肿瘤突变负荷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深入探讨了其相互关系、识别方法和临床应用,为个性化免疫治疗的精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概述
本文《The role of neoantigens and tumor mutational burden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advances, mechanisms, and perspectives》,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回顾并总结了肿瘤新抗原(Neoantigens)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文章指出,这些生物标志物为个性化疫苗、过继T细胞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效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结合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和质谱技术,显著提升了新抗原识别的准确性和治疗策略的针对性。
背景知识
癌症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新抗原来源于肿瘤特异性体细胞突变,能被T细胞识别并触发抗肿瘤免疫反应,是个性化治疗的核心靶点。TMB则量化肿瘤基因组中的非同义突变总数,反映潜在新抗原负荷。二者均与免疫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尤其是ICI疗效预测。当前研究重点包括提高新抗原预测精度、标准化TMB检测流程,以及结合PD-L1表达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指标,优化患者分层和治疗选择。尽管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肿瘤异质性、微环境抑制及新抗原免疫原性评估仍为挑战,限制了临床应用的广泛性。本文旨在通过整合最新技术进展和临床数据,为未来精准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方向。
研究方法与实验
文章系统总结了新抗原和TMB的检测技术。高通量测序,包括全外显子测序(WES)和RNA测序(RNA-seq),是突变识别的基础。结合HLA基因型和RNA表达数据,可预测高可信度的新抗原候选。此外,质谱技术(MS)直接分析MHC分子呈现的肽段,验证新抗原的真实表达和呈递。TMB检测主要依赖WES,但临床中靶向测序面板因其高效性和经济性成为主流。同时,结合液体活检和单细胞技术可动态监测TMB变化,提高个性化治疗的实时评估能力。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新抗原和TMB为精准免疫肿瘤学提供了重要框架,未来研究将聚焦多组学整合、AI驱动的新抗原预测、以及新抗原疫苗与联合治疗的临床转化。此外,结合液体活检和单细胞技术,可动态评估免疫治疗过程中肿瘤的演化与耐药机制,为个体化治疗调整提供实时依据。
结语
肿瘤新抗原和突变负荷是癌症免疫治疗的核心驱动因素,其识别和评估技术的持续进步显著提升了个性化治疗的可行性。新抗原作为个体化疫苗和过继细胞疗法的基础,为精准靶向提供了分子线索,而TMB作为广谱生物标志物,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预测提供了便捷工具。二者的联合分析可有效克服单一标志物的局限性,提高患者筛选的准确性。未来,随着多组学整合、AI预测模型和临床转化的深入,新抗原和TMB将在免疫治疗耐药机制解析、治疗策略优化及真实世界疗效评估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癌症精准医疗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