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Retifanlimab在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Merkel细胞癌患者中的II期研究
小赛推荐:
本研究提供了Retifanlimab在化疗初治MCC患者中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数据。该药物展现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良好,为晚期MCC患者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选择。
文献概述
本文《Phase II study of retifanlimab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Merkel cell carcinoma (POD1UM-201)》,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回顾并总结了Retifanlimab在晚期Merkel细胞癌(MC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采用开放标签、单组、多中心设计,最终分析显示该药物在101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客观缓解率(ORR 54.5%)和疾病控制率(DCR 60.4%),且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3年生存率达63%。
背景知识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皮肤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于免疫抑制或老年患者。其发病与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PyV)感染密切相关,约72.3%的患者为病毒阳性。由于MCC生长迅速、易转移,且传统化疗疗效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逐渐成为一线治疗选择。Pembrolizumab、Avelumab等药物虽已获批,但其抗肿瘤活性仍受限,且需每2-3周给药,临床依从性较低。Retifanlimab是一种新型人源化IgG4型PD-1抑制剂,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且每4周给药一次,具有更优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评估Retifanlimab在未接受系统治疗的晚期MC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提供长期随访数据支持其作为一线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与实验
POD1UM-201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I期临床试验,在34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医疗中心开展。101例化疗初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MCC患者接受每4周静脉注射Retifanlimab(500mg),最长治疗持续2年。主要终点为独立中央放射学审查(ICR)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研究同时进行了预设亚组分析,涵盖年龄、性别、PD-L1表达、MCPyV状态及疾病分期等。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Retifanlimab作为PD-1抑制剂,已在2023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MCC治疗。本研究最终分析进一步支持其在一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老年及MCPyV阳性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未来研究可探索更长疗程、联合治疗策略及对PD-L1低表达患者的适应性治疗方案。
结语
POD1UM-201研究最终分析证实Retifanlimab在化疗初治的晚期Merkel细胞癌患者中具有高缓解率和持久疗效,且安全性可控。该药物每4周给药一次,临床依从性高,尤其适合老年患者群体。研究结果支持其作为晚期MCC的一线免疫治疗选择,并为未来长期疗效评估及联合治疗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基础。随着免疫治疗在MCC中的广泛应用,如何优化治疗策略、提高疗效预测及减少irAE发生率仍是关键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