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Nucleic Acids Research
噬菌体基因组中广泛存在Group II内含子

2025-08-17

小赛推荐:

本研究通过基于RNA结构的比对模型,首次系统性地在噬菌体基因组中鉴定出Group II内含子的存在,揭示了这些自我剪接RNA元件在噬菌体中的广泛分布,拓展了对噬菌体基因组多样性的认知。

 

文献概述
本文《Presence of group II introns in phage genomes》,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回顾并总结了Group II内含子在噬菌体基因组中的存在情况。Group II内含子是一类自我剪接的RNA结构,广泛存在于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基因组中,但此前被认为在噬菌体中不存在。本研究通过基于共变模型的RNA结构搜索方法,首次在噬菌体基因组中鉴定出多个Group II内含子候选位点,进一步分析其分类、分布及进化特征。

背景知识
Group II内含子是一类自我剪接的RNA元件,具有催化活性,能够在转录过程中通过自催化作用剪接出自身。它们通常插入到宿主基因中,通过一种称为retrohoming的机制实现移动。此前,Group II内含子已被广泛研究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线粒体基因组,但在噬菌体中被认为缺失。噬菌体基因组具有高度紧凑的编码结构,通常受强烈选择压力,因此MGE(移动遗传元件)的入侵和保留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Infernal软件包构建Group II内含子的共变模型,结合噬菌体基因组数据库,系统性地识别噬菌体中Group II内含子的存在,挑战了传统认知,提供了新的RNA调控机制研究方向。

 

赛业生物提供噬菌体基因组编辑服务,涵盖噬菌体基因功能研究、药物筛选、RNA剪接机制解析等方向,支持快速构建、高效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助力噬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方法与实验
本研究基于Rfam数据库中的Group II内含子结构模型(RF00029和CL00102),使用Infernal软件中的cmsearch工具对Millard实验室提供的29,015个高质量噬菌体基因组进行搜索,E值阈值设为0.01。同时,研究团队也对IMG/VR宏基因组数据库(1570万个contig)进行同源搜索。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研究者还基于新鉴定的D5/D6结构构建新的共变模型,以识别更多潜在的Group II内含子。此外,通过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者分析了Group II内含子在噬菌体进化中的分布及其与宿主基因组的关系。

关键结论与观点

  • 在Millard噬菌体基因组数据集中,共鉴定出20个Group II内含子候选,其中12个包含D1–D4和D5–D6结构域,4个仅包含D1–D4,4个仅包含D5–D6。
  • Group II内含子在噬菌体中广泛分布,涵盖从内共生噬菌体到巨型噬菌体(jumbophage)等多个系统发育分支,表明其在噬菌体基因组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 所有20个候选内含子均编码RVT结构域,且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它们与已知Group II内含子编码的RVT序列聚类,进一步支持其为Group II类型。
  • 部分噬菌体Group II内含子同时编码归巢核酸酶(HEG),与宿主基因组中的Group II内含子序列高度同源,提示噬菌体Group II内含子可能来源于宿主基因组的逆转录事件。
  • 在IMG/VR宏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9229个Group II内含子候选,比例与Millard数据库相似(约0.06%),表明该类RNA元件在噬菌体中普遍但低频存在。
  • 结构预测分析显示,这些噬菌体Group II内含子具有保守的伪结(pseudoknot)结构,如EBS1:IBS1、α:α'、β:β'等,进一步支持其为功能性RNA元件。
  • 部分噬菌体Group II内含子缺乏ORF,提示它们可能依赖同一噬菌体基因组中的其他RVT蛋白进行转式剪接和移动。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首次系统性地在噬菌体基因组中鉴定出Group II内含子的存在,挑战了传统认为该类元件仅存在于宿主基因组中的观点。研究结果为噬菌体基因组中RNA剪接机制的多样性提供了新证据,并为探索RNA催化元件在病毒基因组中的进化路径提供了基础。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这些RNA元件在噬菌体生命周期中的功能,以及它们是否可被用于开发新型RNA剪接工具或噬菌体基因编辑系统。

 

赛业生物提供噬菌体基因功能研究相关细胞模型构建与分析服务,支持Group II内含子的表达验证、剪接活性分析及与宿主基因互作研究,适用于RNA生物学、噬菌体进化与功能解析。

 

结语
本研究通过RNA结构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首次在噬菌体基因组中鉴定出Group II内含子的广泛存在,拓展了对噬菌体基因组复杂性的认知。Group II内含子在噬菌体中与宿主基因共进化,具有RVT结构域和归巢核酸酶,部分内含子在结构上与宿主Group II内含子高度同源,提示可能存在水平基因转移事件。该研究为噬菌体RNA剪接机制和基因组可塑性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噬菌体与宿主共进化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文献来源:
Liana N Merk, Thomas A Jones, and Sean R Eddy. Presence of group II introns in phage genom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噬菌体基因组
Group II内含子
RNA剪接
噬菌体基因功能研究
RNA元件
噬菌体进化

上一篇:Nature Genetics 基因组研究揭示生殖系遗传变异对克隆性造血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风险的影响

下一篇:Nature genetics 引人注目的研究:基于大规模人群数据提升临床变异疾病风险评估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