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nsive Care Med
小剂量褪黑素对机械通气ICU患者谵妄预防效果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小赛推荐:
本文通过多中心、适应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估不同剂量褪黑素在机械通气ICU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谵妄预防的潜在作用。研究设计严谨,样本量充足,且对褪黑素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文献概述
本文《Melatonin for prevention of delirium in patients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multiarm multistage adap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DEMEL)》,发表于《Intensive Care Medicine》杂志,回顾并总结了褪黑素在机械通气ICU患者中预防谵妄的应用潜力。研究采用多阶段、多臂自适应设计,探索不同褪黑素剂量的药代动力学表现,并评估其对谵妄发生率、睡眠质量及其他临床预后的影响。
背景知识
谵妄是一种急性意识障碍,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人群,其发生率可高达80%。已有研究表明,褪黑素在调节昼夜节律、促进睡眠方面具有生理作用,但其在ICU患者中的应用尚不明确。研究者指出,重症患者昼夜节律紊乱普遍,褪黑素分泌受损,可能加剧谵妄的发生。尽管部分指南推荐褪黑素用于ICU患者的睡眠调节,但证据等级较低。此外,多数研究使用较高剂量(≥3 mg),可能引起次日困倦,影响昼夜节律重置。因此,研究低剂量褪黑素(如0.3 mg)是否能更有效地改善ICU患者的谵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首次专门评估机械通气患者中褪黑素的应用效果。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采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适应性多臂多阶段随机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法国20个医疗中心的355名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低剂量褪黑素(0.3 mg)组和高剂量褪黑素(3 mg)组。主要终点在活动阶段为24小时后褪黑素药代动力学优化比例;在疗效阶段为随机化后14天内谵妄发生率。药代动力学优化定义为给药后30分钟内血浆褪黑素浓度增加超过1000 pg/mL,且次日8:00 a.m.浓度低于100 pg/mL。谵妄评估采用CAM-ICU工具,每日两次。次要终点包括睡眠质量、谵妄自由天数、无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生活质量及长期随访结果。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该研究首次在机械通气患者中评估褪黑素的药代动力学和疗效,为未来研究褪黑素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如Ramelteon)或其他剂量策略提供依据。研究者建议,未来可探索更低剂量(如0.1 mg)或联合干预(如光疗、睡眠辅助措施)以优化昼夜节律调节。此外,尽管药代动力学优化是关键,但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常规测量,因此需进一步开发基于生理指标的个性化干预策略。
结语
本文通过大规模、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估了不同剂量褪黑素在机械通气ICU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表现及其对谵妄预防的作用。结果显示,低剂量褪黑素(0.3 mg)在药代动力学优化方面优于高剂量(3 mg),但并未显著降低谵妄发生率。此外,褪黑素组在睡眠质量、ICU住院时间、死亡率及长期预后方面与安慰剂组无明显差异。研究提示,单一褪黑素干预可能不足以改善ICU患者谵妄风险,未来研究可结合非药物手段,如光照调节、环境优化等,以探索更有效的昼夜节律干预策略。本研究为褪黑素在ICU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关键数据,并为后续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