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Intensive Care Med
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预防及其远期影响综述

2025-08-03

小赛推荐:

本文系统综述了急性肾损伤(AKI)及其向急性肾病(AKD)和慢性肾病(CKD)进展的机制,强调了预防策略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多种潜在干预措施,包括氨基酸应用、远隔缺血预处理、血液吸附等。此外,作者还讨论了AKI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和风险分层中的作用,为未来临床试验提供方向。

 

文献概述
本文《Preventing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its longer-term impact in the critically ill》,发表于《Intensive Care Med》杂志,回顾并总结了急性肾损伤(AKI)及其向急性肾病(AKD)和慢性肾病(CKD)进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不同表型间的转换机制以及预防策略的有效性。文章强调,即使在未达到传统AKI诊断标准的情况下,肾功能的亚临床损伤仍可能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背景知识
AKI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征,通常由血流动力学紊乱、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肾毒素等多种因素引起。尽管其短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研究显示,AKI还可导致长期肾功能障碍,增加CKD、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目前,AKI的诊断仍依赖于血清肌酐(SCr)和尿量(UO)的监测,但这些指标反应滞后,难以早期识别肾损伤。因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生物标志物(如NGAL、TIMP-2*IGFBP7、KIM-1等)用于早期诊断和风险分层。AKD则涵盖了AKI和非-AKI相关肾功能障碍,其进展可能独立于AKI发生。本文综述了AKI的多种预防策略,包括氨基酸输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血液吸附等,并强调了在不同临床场景中应用这些策略的前景。此外,研究还指出,未来的临床试验应关注如何结合生物标志物指导干预,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当前,由于AKI的异质性和动物模型与临床表型的差异,预防策略的转化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综述为危重症AKI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未来精准医学研究提供方向。

 

提供基因敲除、敲入、点突变、转基因等多种小鼠模型,适用于急性肾损伤相关研究,支持从模型构建、表型分析到机制验证的全流程服务。适合研究肾功能调控、肾损伤相关基因功能验证、肾病模型构建等。

 

研究方法与实验
本研究为叙事性综述,回顾了AKI的生物标志物、预防策略、AKI-AKD-CKD的连续性及临床试验终点选择等关键问题。研究中引用了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包括PrevAKI、BigpAKI、TRIBE-AKI等,评估了不同干预手段(如氨基酸、RIPC、血液吸附)对AKI发生率、RRT需求及肾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还分析了多种生物标志物在预测AKI进展、持续性肾功能障碍及CKD转化中的AUC值和风险比。

关键结论与观点

  • AKI不仅增加短期死亡率,还显著提高长期CKD、透析依赖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 部分患者即使未达到传统AKI标准,也可能存在亚临床肾损伤(subclinical AKI),需通过生物标志物早期识别。
  • 尿TIMP-2*IGFBP7水平可有效预测AKI进展,指导早期干预。
  • 氨基酸输注可改善肾血流,降低AKI发生率,尤其在合并CKD或机械循环支持的患者中效果更显著。
  • 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在高危心脏手术患者中可降低AKI发生率和RRT需求,但需避免与丙泊酚联用,因其可能抵消RIPC保护作用。
  • 血液吸附可清除肾毒素如游离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心脏手术和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显示肾保护作用。
  • AKI预防策略应基于生物标志物风险分层,结合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管理、容量优化和避免肾毒素。
  • 未来临床试验应关注AKI-AKD-CKD连续谱系的长期终点,如eGFR变化、蛋白尿进展、透析需求等。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文为AKI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和科研依据。研究强调,应将生物标志物纳入临床路径,以实现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此外,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不同AKI表型对预防策略的响应差异,以及生物标志物在非心脏手术或非重症监护环境中的适用性。通过整合早期诊断、精准干预和长期随访,有望显著改善AKI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减少CKD转化和医疗负担。

 

提供多种生物标志物检测服务,包括血清肌酐、尿蛋白、NGAL、TIMP-2、IGFBP7等,支持急性肾损伤相关研究。适用于肾功能评估、生物标志物筛选、药物干预研究。

 

结语
本文系统回顾了AKI、AKD和CKD的连续性和相互转化机制,强调即使在未达到传统AKI标准的情况下,肾损伤仍可能进展并影响长期预后。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危重症患者结局至关重要。研究提出多种生物标志物(如TIMP-2*IGFBP7、NGAL、KIM-1)在AKI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的价值,并总结了氨基酸、远隔缺血预处理、血液吸附等预防性策略的临床证据。此外,作者指出当前临床试验终点(如MAKE)的局限性,并建议将eGFR、蛋白尿等肾功能指标纳入未来试验设计。整体而言,该综述为AKI的个体化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临床转化研究和精准干预策略提供了方向。

 

文献来源:
Alexander Zarbock, Lui Forni, Jay L Koyner, John A Kellum, and Thilo von Groote. Preventing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its longer-term impact in the critically il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病
慢性肾病
肾功能障碍
生物标志物
肾损伤预防

上一篇:Nature Genetics 揭示自闭症表型异质性的遗传基础

下一篇:Intensive Care Medicine 临床异质性与心脏骤停后脑损伤表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