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出现尿路滤泡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2025-07-09

小赛推荐:

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的尿路滤泡性淋巴瘤(FL)病例,该病例发生于既往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oma(DLBCL)之后。通过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研究者确认了两种淋巴瘤克隆来源不同,提示为独立的双重淋巴瘤。该发现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概述
本文《Common Lymphoma in an Uncommon Location》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杂志,回顾并总结了一例45岁男性患者在既往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并接受R-CHOP21治疗后,出现尿路滤泡性淋巴瘤(FL)的罕见病例。研究进一步通过影像学(MRI、PET)和组织病理学手段分析了尿路受累的特征,并通过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PCR分析,排除了DLBCL向FL转化的可能性,支持其为独立的第二原发淋巴瘤。文章回顾了早期FL的治疗策略,包括放疗、利妥昔单抗联合放疗等,最终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并获得完全代谢反应。

背景知识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种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淋巴结受累,但约25%的病例为结外受累,如胃肠道、皮肤、头颈、眼等部位。尿路受累极为罕见,仅在个别病例报告中有所描述。本文报告的病例显示,患者在接受R-CHOP21治疗后两年出现双侧输尿管受累的FL,且分子检测提示与既往DLBCL无克隆相关性,提示为独立的第二种淋巴瘤。该研究强调了临床医生在面对多阶段淋巴瘤时应考虑克隆异质性,并通过分子检测进行区分。此外,该研究还回顾了I期FL的治疗选择,包括放疗和抗CD20联合治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提供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适用于研究基因功能、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支持组织特异性和条件性基因敲除,助力淋巴瘤相关靶点研究。

 

研究方法与实验
患者首先接受影像学检查(MRI、PET)以评估输尿管占位性病变的范围。随后进行左输尿管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免疫组化包括PAX5、CD10、BCL6、BCL2等标记物,以确认B细胞来源及分子特征。分子检测方面,采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PCR分析以评估两种淋巴瘤的克隆性关系。研究还回顾了既往文献,分析尿路FL的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预后。

关键结论与观点

  • 滤泡性淋巴瘤可表现为输尿管或尿路受累,但极为罕见,仅占所有结外FL的约2.7%。
  •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PAX5、CD10、BCL2,提示为生发中心来源的B细胞淋巴瘤。
  • IGH基因重排PCR未检测到克隆性重排,提示该FL可能为低级别,且与既往DLBCL无克隆性演化关系。
  • 患者接受R-CHOP21治疗后出现早期复发(<24个月)的FL,属于高风险亚型,预后较差。
  • 最终采用CAR-T细胞治疗(axicabtagene ciloleucel)获得完全代谢反应,提示该治疗对复发性FL有效。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提供了尿路滤泡性淋巴瘤的典型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该病的罕见表现。此外,研究强调分子检测在区分多重淋巴瘤中的重要性,避免误诊为DLBCL复发。未来,针对结外FL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供CAR-T细胞治疗相关动物模型构建及体内药效评估服务,支持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助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前药效评价。

 

结语
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的尿路滤泡性淋巴瘤病例,该病灶在既往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之后出现。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排除了DLBCL转化为FL的可能性,提示为独立的第二原发淋巴瘤。这提示临床医生在面对多阶段淋巴瘤时应考虑克隆异质性,避免单一诊断遗漏。此外,研究回顾了早期FL的治疗策略,包括放疗和抗CD20抗体联合治疗,为临床提供参考。最终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并获得完全代谢反应,提示该疗法在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中的潜在疗效。该病例为临床中罕见结外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分子克隆分析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来源:
Jordan Carter, Jonathan M von Reusner, Mark A Sellmyer, Adam Bagg, and Stefan K Barta. Common Lymphoma in an Uncommon Lo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想了解更多的最新技术和发现?

上一篇:Angiogenesis 引入AngioTag和UAS:RiboTag工具实现斑马鱼内皮细胞基因表达图谱的体内解析

下一篇: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心衰新机制与治疗策略:从分子特征到精准医疗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