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Stroke Journal
血管扭曲影响机械取栓疗效研究
小赛推荐:
本研究系统评估了机械取栓(MT)治疗中血管解剖特征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发现中大脑动脉(MCA)弯曲长度、MCA和颈内动脉(ICA)的扭曲指数与完全再通概率呈负相关,同时MCA的扭曲程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风险增加有关。这些发现为未来MDVO取栓患者的个体化分诊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文献概述
本文《Prognostic value of intracranial vascular tortuosity in thrombectomy for distal vessel occlusion》,发表于《European Stroke Journal》杂志,回顾并总结了213例接受机械取栓(MT)治疗的中大脑动脉中/远端闭塞(MDVO)患者的临床数据,重点分析了血管解剖特征对再通成功率和安全性终点的影响。研究通过半自动化的CT血管造影(CTA)分析框架Arterial,提取MCA段的几何长度、扭曲指数(TI)、平均直径及ICA段的TI等特征,并评估其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MCA和ICA扭曲指数与较低的完全再通率相关,而MCA弯曲长度与较高的SAH风险有关,提示血管解剖特征可作为未来临床试验中患者筛选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背景知识
机械取栓术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大血管闭塞(LVO)的一线治疗方法,但在中/远端血管闭塞(MDVO)中的疗效尚不明确。尽管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MT在LVO中具有显著疗效,但在MDVO患者中,MT的临床试验如DISTAL和ESCAPE-MeVO则呈现中性结果,提示需更精确的患者筛选标准。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血管解剖特征(如扭曲、直径)对MT操作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在MDVO中的作用尚未充分量化。本文通过标准化的影像分析流程,首次系统评估了MCA和ICA的形态特征对MT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为未来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设计,纳入2017年1月至2024年9月间接受MT治疗的213例MCA-MDVO患者。所有患者在基线阶段接受CT血管造影(CTA)扫描,并通过Arterial框架进行半自动化的血管特征提取,包括MCA弯曲长度(MCA-BL)、MCA扭曲指数(MCA-TI)、ICA扭曲指数(ICA-TI)及MCA平均直径等。研究使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调整静脉溶栓(IVT)使用及发病至穿刺时间,评估各解剖特征与主要疗效终点(完全再通,eTICI 2c/3)及安全性终点(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之间的关系。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为MDVO取栓患者提供了首个系统化的血管解剖特征与临床结果的关联分析,提示自动化影像特征提取可用于未来临床试验的患者筛选。研究者建议开发更先进的影像分析平台,结合血栓影像组学特征和解剖数据,以提升MT在MDVO人群中的疗效预测和安全性评估能力。此外,未来研究应验证这些解剖特征在多中心队列中的普适性,并探索其在不同取栓设备中的应用价值。
结语
本研究揭示了MCA和ICA的血管解剖特征对机械取栓治疗MDVO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影响。较高的血管扭曲度和较大的血管直径与较低的再通成功率和较高的出血转化风险相关,提示这些特征可作为患者筛选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者建议将这些解剖特征纳入未来临床试验设计,以提升MT在MDVO人群中的疗效预测和风险控制能力。此外,自动化影像分析工具如Arterial的应用,为快速、标准化的患者评估提供了新方向,有助于实现个体化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