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小鼠繁育策略:为什么你的小鼠总爱吃仔?

2025-09-20

小鼠吃仔

 

吃仔对于小鼠来说是一种正常的繁殖策略。雄鼠吃仔可以消除雌鼠因为哺乳产生的发情停止,也可以去除可能不是自己的孩子。雌鼠在应激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小崽健康情况不佳,也会杀害幼崽。

 

小鼠吃仔莫慌乱,分析对原因都有解决方法~

 

1. 光照太亮

小鼠喜暗怕光,光照太强会影响小鼠的繁殖能力和行为。动物房内的工作照明≥200LX,动物照明15-20LX。人员离开饲养室后,及时关闭工作照明。动物房的动物照明,一般设置为12小时开/12小时关(6:00开灯/18:00关灯),目的是模拟外界日出日落的模式。动物房内的繁殖笼一般放置于远离操作区域、远离工作照明的区域,尽可能将繁殖笼放置于笼架的中等偏下层,尤其是白化的小鼠对光照更为敏感。

 

2. 噪声过大

小鼠听力敏锐,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对噪声非常敏感。噪声会影响小鼠繁殖交配等行为,还会增加小鼠的吃仔率。因此在动物房内,我们要控制噪音≤60分贝。日常生产中轻声说话,笼盒和物品轻拿轻放,减少对小鼠的打扰和惊吓。

 

噪声环境下小鼠产出率与吃仔率(山内忠平.实验动物的环境与管理[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小鼠吃仔

 

3. 氨浓度过高或有其它气味

动物房氨浓度一般控制在≤14mg/m3,氨浓度除了依靠于笼盒换气和环境换气,还需通过日常换笼来控制。换笼频率过高会引起小鼠应激,换笼频率过低笼内环境过脏氨浓度过高,一般换笼频率在1周左右一次,还需结合饲养小鼠的类型灵活调整,如繁殖笼小崽数量较多、比较活跃的品系可以根据尿斑情况提高换笼频次,库存笼小周龄小鼠数量少的笼盒可以适当降低换笼频次。此外,饲养人员或实验人员需注意,不使用香水,和味道浓重的洗护用品、护肤品,此类气味也会引起小鼠产生应激。

 

4. 生仔前后受惊,或生仔后换笼导致气味变化

生仔前后三天不要惊扰小鼠,怀孕雌鼠临产时提前做好待产工作,给予干净的笼盒、充足的水和食,以及给予筑巢材料,保证雌鼠生仔前后不再有惊扰。如自然配繁的雌鼠无法准确判断具体的预产期,导致没有及时做好待产工作,观察到有小崽出生时可以在笼盒上插上标记卡牌,提高笼盒外的观察频率,保障食水,可以适当延迟换笼。如有窝料遮挡导致换笼时才发现已经生有小崽,手部做好消毒用手将一窝小崽轻轻捧起,将整窝小崽转移至干净笼盒,一同将原窝料带入干净笼盒,使得干净笼盒带有原笼盒的气味。

 

5. 小崽数量过少

雌鼠首胎生仔数量一般会偏少,可能会使得吃仔率偏高。对于有指定性别的繁殖笼,需要提早淘汰指定性别的小崽,或者对于基因打靶的小鼠,基因型确定后需要提早淘汰指定基因型的小崽,淘汰后剩余的小鼠数量尽量保证在4-5只左右为佳,过少可能会引起雌鼠放弃哺乳导致吃仔。

 

6. 出生小崽质量差或者过多

出生小崽质量差,或出生小崽数量过多导致部分小崽抢不到奶或奶水不足而成为弱胎,雌鼠会放弃哺乳,主动吃掉弱胎或死胎。因此数量过多可以适当用奶妈分开代乳,同时增加营养如添加瓜子,使得奶水充足或提高奶水质量。

 

7. 笼盒内没有遮蔽物

小鼠有筑巢特性,怀孕的小鼠需要提供造窝材料,供雌鼠做窝。窝料对于小崽同样重要,因为新生小鼠是变温动物,20天后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

 

8. 个体品系问题

个别品系吃仔率偏高,需从育种着手,选种留种时需从母性好、第二至四胎、产仔数量正常的繁殖对中留种,外观、体重均正常的小鼠作为种鼠,逐渐培养母性,整个种群的吃仔率会越来越低。

 

不必再为这些实验细节苦恼,赛业生物精心准备了全套大小鼠繁育与健康系列资料,包含《大小鼠常见临床症状指南》、《小鼠繁育科普系列海报》、《基因编辑鼠繁育和鉴定常见问题解答》超全知识点一网打尽,点击即可申请下载PDF,如需领取实体印刷版海报我们也可包邮赠送!

小鼠吃仔
小鼠繁殖策略

上一篇:神经疾病模型有哪些?神经系统研究资料包内容免费送

下一篇:从诺奖启示到前沿洞察:参与肿瘤免疫专项调研,瓜分500元京东卡等百份科研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