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ic Acids Research
正链RNA病毒基因组RNA的稳定折叠依赖于保守的长距离相互作用
小赛推荐:
该研究利用单分子FRET技术揭示了正链黄病毒基因组RNA存在构象异质性,并证明其构象的稳定性依赖于5'和3'端的长距离RNA-RNA相互作用。此外,宿主因子eIF4F复合物可ATP依赖性破坏这种RNA构象的稳定性,为病毒生命周期调控提供了新的机制理解。
文献概述
本研究聚焦于正链黄病毒(orthoflaviviruses)基因组RNA的构象动态特性。通过单分子FRET技术,作者发现病毒RNA在无蛋白条件下即可折叠为接近或延伸构象,并且构象间的平衡受到进化保守的长距离互补序列(如UAR、DAR、CS)调控。
背景知识
黄病毒如登革病毒(DENV)、西尼罗病毒(WNV)和寨卡病毒(ZIKV)的基因组RNA在5'和3'端具有保守的二级结构,这些结构通过长距离碱基配对形成环化构象,进而调控翻译与复制的切换。已知这些区域的突变会影响病毒复制效率,但其在单分子水平的构象动态及其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方法与实验
研究团队使用单分子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smFRET)技术,标记5' m7G和3'端Cy3和Cy5染料,测量病毒RNA的末端间距离变化。通过突变或引入互补DNA寡核苷酸干扰长距离配对,评估RNA构象分布与转换动力学。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确认这些结构在不同DENV血清型中的进化保守性。
此外,作者测试了宿主翻译起始因子eIF4F和eIF4B对RNA构象的影响,观察到eIF4F可降低环化构象的稳定性。
关键结论与观点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为黄病毒RNA构象的动态调控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揭示了宿主因子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他病毒蛋白或宿主因子如何协同调控RNA构象,并评估这些相互作用在体内感染模型中的功能。这些发现可能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新靶点,例如干扰长距离配对或eIF4F介导的构象转换。
结语
本研究通过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揭示了正链RNA病毒基因组RNA的构象多样性及其动态调控机制。作者发现,病毒RNA的5'和3'端可通过长距离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环化结构,而宿主因子如eIF4F可破坏这一结构,从而触发翻译起始。这一机制可能普遍存在于黄病毒家族中,为病毒生命周期的调控提供了新的分子基础。此外,研究还显示不同DENV血清型在构象分布上存在差异,提示其在病毒适应性与宿主调控中的潜在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RNA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也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靶向位点,例如通过小分子或RNA干扰稳定RNA构象,从而抑制病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