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型资源
临床前CRO
赛业动态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商城
集团站群
CN

咪喹莫特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损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医疗手段无法根治。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寻找该疾病特定的致病机制和开发更具潜力的治疗药物极为重要。SLE小鼠可用于器官创伤研究,以及免疫学、炎症和自身免疫研究等。
产品编号:CT0001
研究应用: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发病机制和早期免疫反应等研究。

构建流程

6-8周BALB/c雌性小鼠耳部多次给与咪喹莫特(IMQ),诱导形成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组同步给与泼尼松。
咪喹莫特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

模型验证

监测指标:生长状况和体重,血清抗自身抗体(anti-dsDNA),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脏器重量,肾脏HE和免疫组化lgG。

1. 体重变化曲线和动物临床表型

咪喹莫特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
图1. 动物体重变化曲线和动物临床表型。结果显示,(a)对照组小鼠体重变化相较于模型组,于第5周开始直到实验结束,均显著升高。治疗组小鼠体重变化于第2周开始直到实验结束均显著低于模型组。(b)实验终点,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毛发凌乱,腹部偏大;治疗组小鼠体型偏小。VS 模型组:*,P<0.05;**,P<0.01;***,P<0.001。

2. 血清dsDNA检测和尿蛋白检测

咪喹莫特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
图2. 动物血清dsDNA检测和尿蛋白检测。结果显示,(a)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8周,模型组血清dsDNA-Ab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血清dsDNA-Ab显著降低。(b)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尿蛋白/尿肌酐于第6周和第8周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尿肌酐显著下降。VS 模型组:*,P<0.05;**,P<0.01;***,P<0.001。

3. 脏器系数

咪喹莫特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
图3. 动物脏器系数。结果显示,(a-c)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脾脏和肾脏偏大,脏器系数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脾脏和肾脏脏器系数均显著降低。VS 模型组:*,P<0.05;**,P<0.01;***,P<0.001。

4. 肾脏病理

咪喹莫特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
图4. 肾脏病理。结果显示,(a)对照组:肾小管轻度变性,未见其他明显异常。模型组:肾小球硬化(黑色箭头),鲍曼氏膜内纤维性新月体形成(黄色箭头);肾小管变性(蓝色箭头),蛋白管型(绿色箭头);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红色箭头),伴纤维化;肾小管充血,间质出血(粉色箭头)。给药组:肾小球系膜增厚,肾小管轻度变性(蓝色箭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黑色箭头)。(b)IHC检测Mouse IgG在肾小球系膜、肾间质、肾小管沉积(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