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NCya-Fbxo42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Fbxo42-flox
产品编号:
S-CKO-05729
品系背景:
C57BL/6N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Fbxo42-flox mice (Strain S-CKO-05729)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NCya-Fbxo42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213499-Fbxo42-B6N-VA
产品编号
S-CKO-05729
基因名
Fbxo42
品系背景
C57BL/6NCya
基因别称
mKIAA1332;6720460I06Rik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在研小鼠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Fbxo42位于小鼠的4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Fbxo4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Fbxo42-flox小鼠模型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敲除小鼠。Fbxo42基因位于小鼠4号染色体上,由10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2号外显子,TAA终止密码子在10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5号外显子,包含154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Fbxo42基因功能的丧失。Fbxo42-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基因编辑技术中的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该模型可用于研究Fbxo42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
基因研究概述
Fbxo42,也称为F-box蛋白42,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F-box蛋白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参与蛋白质的泛素化过程,进而调控蛋白质的降解和稳定性。Fbxo42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细胞周期、细胞死亡、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等。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Fbxo42与帕金森病(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显示,Fbxo42基因的突变与PD的易感性增加有关。在一项针对中国汉族PD患者的基因分析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Fbxo42基因变异体c.1407T>C (p.S469S),以及三个已知的单核苷酸变异体rs2273311、rs12069239和rs35196193。这些变异体在PD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一个常见的单倍型(G-C-G)与PD的易感性增加相关[1]。
在肿瘤发生方面,Fbxo42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项全基因组CRISPR筛选研究发现,Fbxo42是野生型和突变型p53蛋白稳定性的正调控因子。Fbxo42与CCDC6协同作用,通过USP28介导的突变型p53蛋白稳定化,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2]。另一项研究发现,Fbxo42在胶质母细胞瘤和其他癌症中发挥着肿瘤必需的功能。Fbxo42的活性可以防止有丝分裂细胞周期阻滞、纺锤体组装检查点激活和细胞死亡。Fbxo42的癌症必需功能需要其F-box和Kelch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对于Fbxo42的底物识别和由SCF(SKP1-CUL1-F-box蛋白)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介导的靶向至关重要[3]。
此外,Fbxo42还在其他疾病中发挥作用。例如,Fbxo42的突变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一项研究发现,在染色体1p36上的八个候选基因中,包括Fbxo42在内的基因突变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没有关联[4]。
综上所述,Fbxo42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发生等。Fbxo42的突变和表达水平与PD的易感性增加相关。在肿瘤发生方面,Fbxo42是p53蛋白稳定性的正调控因子,并在胶质母细胞瘤和其他癌症中发挥着肿瘤必需的功能。此外,Fbxo42的突变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没有关联。Fbxo42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1-3, 5]。
参考文献:
1. Gao, Kai, Deng, Xiong, Zheng, Wen, Xiu, Xiaofei, Deng, Hao. 2013.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FBXO42 gene in Chinese Ha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n BMC neurology, 13, 125. doi:10.1186/1471-2377-13-12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063688/
2. Lü, YiQing, Cho, Tiffany, Mukherjee, Saptaparna, Durocher, Daniel, Schramek, Daniel. 2024. Genome-wide CRISPR screens identify novel regulators of wild-type and mutant p53 stability. In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 20, 719-740. doi:10.1038/s44320-024-00032-x.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580884/
3. Hoellerbauer, Pia, Kufeld, Megan, Arora, Sonali, Olson, James M, Paddison, Patrick J. 2024. FBXO42 activity is required to prevent mitotic arrest, 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 activation and lethality in glioblastoma and other cancers. In NAR cancer, 6, zcae021. doi:10.1093/narcan/zcae02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74470/
4. Burdon, Kathryn P, Hattersley, Kathryn, Lachke, Salil A, Mackey, David A, Craig, Jamie E. 2008. Investigation of eight candidate genes on chromosome 1p36 for autosomal dominant total congenital cataract. In Molecular vision, 14, 1799-804.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84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