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Ppic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Ppic-flox
产品编号:
S-CKO-04405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Ppic-flox mice (Strain S-CKO-04405)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Ppic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19038-Ppic-B6J-VA
产品编号
S-CKO-04405
基因名
Ppic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CyP-20c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在研小鼠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Ppic位于小鼠的18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Ppic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Ppic-flox小鼠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敲除小鼠。Ppic基因位于小鼠18号染色体上,由5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1号外显子,TGA终止密码子在5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第二号和3号外显子,包含208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Ppic基因功能的丧失。 Ppic-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使用BAC克隆RP23-207I5作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同源臂和cKO区域,然后将这些片段插入到靶向载体中。随后,将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出生后的小鼠将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 此外,cKO区域的删除会导致基因移码,覆盖了Ppic基因编码区域的32.7%。5'-loxP位点的插入位于第一号内含子,长度为6220个碱基对,而3'-loxP位点的插入位于第三号内含子,长度为1677个碱基对。有效的cKO区域长度约为1.1千碱基对。 该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Ppic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并了解基因敲除对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影响。由于生物过程的复杂性,目前技术无法预测loxP插入对基因转录、RNA剪接和蛋白质翻译的影响。
基因研究概述
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C (PPIC),也被称为Cyclophilin C,是一种细胞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属于免疫ophilin家族。PPIC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够催化蛋白质中脯氨酸残基的顺式/反式异构化,从而帮助蛋白质达到其正确的三维结构。PPIC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功能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等。
近年来,PPIC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PPIC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不良预后相关。例如,在黑色素瘤中,PPIC与肿瘤的进展和药物耐药性密切相关。研究发现,PPIC能够促进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性,并抑制CD8+T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此外,PPIC的表达还与黑色素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相关,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预后生物标志物[1]。
在胃癌中,PPIC的表达与术前化疗的耐药性相关。研究发现,PPIC在化疗耐药的胃癌患者中表达上调,且与肿瘤的大小、T分期、TNM分期和血管侵袭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PIC的表达还与肿瘤细胞的总体生存率相关,提示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
此外,PPIC还与肝纤维化相关。研究发现,PPIC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表达上调,且其敲低能够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羟脯氨酸水平。此外,miR-137-3p能够直接靶向PPIC,并调节其表达,从而影响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3]。
在高级别胶质瘤中,PPIC也被发现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研究发现,PPIC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的生存率相关。此外,PPIC的表达还与患者的年龄和治疗方案相关,提示其在胶质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4]。
综上所述,PPIC在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黑色素瘤、胃癌和胶质瘤等。PPIC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免疫逃逸和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此外,PPIC还与肝纤维化相关,其表达上调能够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深入研究PPIC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Zhou, Bin, Sha, Shanshan, Wang, Qi, Zhu, Jinjin, Dong, Liyun. 2024. The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cuproptosis-related gene signature and the potential of PPIC as a promising biomarker in cutaneous melanoma. In Pigment cell & melanoma research, 37, 864-880. doi:10.1111/pcmr.1318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115044/
2. Yin, Honghao, Sun, Lili, Yuan, Yuan, Zhu, Yanmei. 2024. PPIC-labeled CAFs: Key players 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for gastric cancer. In Translational oncology, 48, 102080. doi:10.1016/j.tranon.2024.10208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116799/
3. Yang, Xin, Shu, Bo, Zhou, Yingxia, Li, Zhuan, He, Chao. 2021. Ppic modulates CCl4-induced liver fibrosis and TGF-β-caused mouse hepatic stellate cell activation and regulated by miR-137-3p. In Toxicology letters, 350, 52-61. doi:10.1016/j.toxlet.2021.06.02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24798/
4. Gao, Yuan-Feng, Zhu, Tao, Mao, Chen-Xue, Zhou, Hong-Hao, Liu, Zhao-Qian. 2016. PPIC, EMP3 and CHI3L1 Are Novel Prognostic Markers for High Grade Glioma.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7, .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8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