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Cfap68em1/Cya 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Cfap68-KO
产品编号:
S-KO-12810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Cfap68-KO mice (Strain S-KO-12810)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Cfap68em1/Cya
品系编号
KOCMP-68721-Cfap68-B6J-VA
产品编号
S-KO-12810
基因名
Cfap68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c11orf1;1110032A03Rik;4930500N06Rik
NCBI号
修饰方式
全身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MGI:1915971 Male mice homozygous for a null allele exhibit normal fertility.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在研小鼠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Cfap68位于小鼠的9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应用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Cfap68基因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Cfap68-KO小鼠模型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全身性基因敲除小鼠。Cfap68基因位于小鼠9号染色体上,包含4个外显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位于1号外显子,TAG终止密码子位于4号外显子。敲除区域位于2至4号外显子,包含459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敲除区域大小约为1.2 kb。该策略是基于现有数据库中的遗传信息设计的。由于生物过程的复杂性,现有技术水平无法预测RNA剪接和蛋白质翻译的所有风险。构建过程包括将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Cfap68-KO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Cfap68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
基因研究概述
Cfap68,全称为Cilia and flagella associated protein 68,是一种在细胞鞭毛和纤毛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鞭毛和纤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细长结构,它们在细胞的运动、感知环境和细胞内信号传导中发挥着关键作用。Cfap68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到鞭毛和纤毛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CRISPR/Cas9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通过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探究特定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13个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其中包括Cfap68基因[1]。这些小鼠模型在自然繁殖实验中表现出正常的生育能力,这表明Cfap68基因并非雄性生育所必需的基因。这一发现对于避免其他研究实验室重复生成与雄性生育无关的基因敲除小鼠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研究资源的利用效率。
Cfap68基因在细胞鞭毛和纤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过构建Cfap6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探究Cfap68基因在细胞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中的作用。同时,这一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在研究基因功能时,需要考虑基因的生物学背景和实验条件,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Cfap68基因在细胞鞭毛和纤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过构建Cfap6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探究Cfap68基因在细胞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中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对于避免其他研究实验室重复生成与雄性生育无关的基因敲除小鼠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研究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Nguyen, Tuyen Thi Thanh, Tokuhiro, Keizo, Shimada, Keisuke, Kiyozumi, Daiji, Ikawa, Masahito. 2024. Gene-deficient mouse model established by CRISPR/Cas9 system reveals 15 reproductive organ-enriched genes dispensable for male fertility. In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12, 1411162. doi:10.3389/fcell.2024.141116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3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