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Acat3em1/Cya 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Acat3-KO
产品编号:
S-KO-05814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Acat3-KO mice (Strain S-KO-05814)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Acat3em1/Cya
品系编号
KOCMP-224530-Acat3-B6J-VA
产品编号
S-KO-05814
基因名
Acat3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ACTL
NCBI号
修饰方式
全身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活体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Acat3位于小鼠的17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应用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Acat3基因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赛业生物(Cyagen)构建了一种名为Acat3-KO的小鼠模型,用于研究Acat3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Acat3基因位于小鼠17号染色体上,由9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1号外显子,TGA终止密码子在9号外显子。赛业生物(Cyagen)选择3号外显子到7号外显子作为目标区域,该区域包含722 bp编码序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Acat3-KO小鼠,敲除了约9.4 kb的有效KO区域,该区域不包含其他已知基因。出生的小鼠将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Acat3-KO小鼠可用于研究Acat3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
基因研究概述
Acat3,即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3,是一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酶。它属于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家族,参与脂肪酸代谢、能量产生和细胞信号传导等重要生物学过程。Acat3通过催化乙酰辅酶A与脂肪酸的酰基转移反应,生成酰基辅酶A,这一反应是脂肪酸氧化的关键步骤之一。酰基辅酶A是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质,对于细胞能量的产生至关重要。此外,Acat3还参与脂肪酸的储存和转运,以及细胞信号传导和炎症反应的调节。
Acat3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脂肪组织中,Acat3的表达水平与脂肪细胞的大小和脂肪储存能力相关。在肝脏中,Acat3参与脂肪酸的氧化和酮体的生成,对维持能量平衡和血糖稳态至关重要。此外,Acat3还在心脏、骨骼肌和大脑中表达,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在病理情况下,Acat3的表达水平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K2Cr2O7的化合物,它可以诱导人淋巴细胞中的Acat3基因发生突变。这些突变主要发生在Acat3基因的第3个外显子的低熔解区域。通过高保真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人员发现K2Cr2O7诱导了四个突变热点,分别位于基因序列的243、247、289和312位点上。这些突变包括C:G-->A:T、A:T-->T:A和G:C-->A:T等类型,其中C:G-->A:T类型的突变最为常见。这些突变热点与氢过氧化物和苯并[a]芘二醇环氧物的诱导突变热点相同,提示K2Cr2O7可能通过类似的机制诱导Acat3基因突变[1]。
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碳离子辐射对酵母菌中基因突变的诱导作用。与γ射线相比,碳离子辐射诱导了更多的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包括颠换(68.7%)、转换(13.7%)和缺失/插入(17.6%)。颠换突变主要是G:C-->T:A类型,而转换突变全部是G:C-->A:T类型。研究发现,碳离子辐射诱导的突变位点主要位于核小体连接区附近,而γ射线诱导的突变则均匀分布在基因中。这些结果表明,碳离子辐射可能具有特定的突变诱导机制,并且与核小体结构有关[2]。
综上所述,Acat3是一种重要的酶,参与脂肪酸代谢和能量产生等生物学过程。Acat3的表达水平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Acat3的突变机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碳离子辐射诱导的基因突变研究为探索突变机制和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Chen, J, Thilly, W G. . Mutational spectrum of chromium(VI) in human cells. In Mutation research, 323, 21-7.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7508562/
2. Matuo, Youichirou, Nishijima, Shigehiro, Hase, Yoshihiro, Tanaka, Atsushi, Shimizu, Kikuo. 2006. Specificity of mutations induced by carbon ions in budding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n Mutation research, 602, 7-13.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949109/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