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Ace2
Mettl14
Pink1
C-NKG
Rag1
VEGFA
Trp53
C57BL/6NCya-Abhd17aem1/Cya 基因敲除小鼠
产品名称:
Abhd17a-KO
产品编号:
S-KO-05144
品系背景:
C57BL/6N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Abhd17a-KO mice (Strain S-KO-05144)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NCya-Abhd17aem1/Cya
品系编号
KOCMP-216169-Abhd17a-B6N-VA
产品编号
S-KO-05144
基因名
Abhd17a
品系背景
C57BL/6NCya
基因别称
1700013O15Rik; D10Bwg1364e; Fam108a
NCBI号
修饰方式
全身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MGI:106388 Mice homozygous for a null mutation display improved glucose tolerance.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活体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全球范围
品系详情
Abhd17a位于小鼠的10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应用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Abhd17a基因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Abhd17a-KO小鼠模型是由赛业生物(Cyagen)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全基因组敲除小鼠。该模型中,Abhd17a基因位于小鼠10号染色体上,包含5个外显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位于2号外显子,TAG终止密码子位于5号外显子。敲除区域为第二个至5号外显子,包含933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Abhd17a-KO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Abhd17a-KO小鼠可用于研究Abhd17a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
基因研究概述
ABHD17a,也称为α/β-水解酶结构域包含蛋白17A,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去棕榈酰化酶。蛋白质棕榈酰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将棕榈酸与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定位和功能。ABHD17a属于ABHD17蛋白家族,该家族成员在细胞内发挥去棕榈酰化酶的作用,参与调控蛋白质的棕榈酰化状态。ABHD17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转运和功能调控。
ABHD17a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肺腺癌。研究表明,ABHD17a在肺腺癌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此外,ABHD17a的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包括B细胞、CD8+ T细胞、CD4+ 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这些发现表明,ABHD17a可能作为肺腺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参与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1]。
ABHD17a在COVID-19突破性感染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COVID-19突破性感染后,ABHD17a的表达上调,并与淋巴细胞的状态和功能密切相关。ABHD17a的表达上调可能反映了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后的激活状态,并参与了抗病毒免疫反应。此外,ABHD17a的表达上调还与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细胞耗竭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相关,包括LAG3、TIGIT、PDCD1、CTLA4、HAVCR2和TOX。这些发现表明,ABHD17a可能参与调控COVID-19突破性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耗竭[2]。
ABHD17a还参与调控N-Ras蛋白的棕榈酰化和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ABHD17a可以催化N-Ras蛋白的去棕榈酰化,使其从细胞膜上解离,并重新定位到细胞内部膜上。ABHD17a的催化活性对于N-Ras蛋白的去棕榈酰化和亚细胞定位至关重要。这些发现表明,ABHD17a可能通过调控N-Ras蛋白的棕榈酰化和亚细胞定位,参与调控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功能[3]。
综上所述,ABHD17a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去棕榈酰化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ABHD17a在肺腺癌中表达下调,与患者的预后相关。ABHD17a在COVID-19突破性感染中表达上调,参与调控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耗竭。ABHD17a还参与调控N-Ras蛋白的棕榈酰化和亚细胞定位。ABHD17a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蛋白质去棕榈酰化的生物学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1,2,3]。
参考文献:
1. Bian, Jing, Xiong, Wenji, Yang, Zhiguang, Zhang, Yanli, Liu, Chaoying. 2024. Identification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s among ZDHHC4/12/18/24, and APT2 in lung adenocarcinoma. In Scientific reports, 14, 522. doi:10.1038/s41598-024-51182-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177255/
2. Li, Yanhua, Qin, Shijie, Dong, Lei, Ma, Yueyun, Gao, George Fu. 2024. Multi-omic characteristics of longitudinal immune profiling after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caused by Omicron BA.5 sublineages. In EBioMedicine, 110, 105428. doi:10.1016/j.ebiom.2024.10542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536392/
3. Lin, David Tse Shen, Conibear, Elizabeth. 2015. ABHD17 proteins are novel protein depalmitoylases that regulate N-Ras palmitate turnover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 eLife, 4, e11306. doi:10.7554/eLife.1130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7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