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Agbl3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Agbl3-flox
产品编号:
S-CKO-16415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Agbl3-flox mice (Strain S-CKO-16415)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Agbl3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76223-Agbl3-B6J-VA
产品编号
S-CKO-16415
基因名
Agbl3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CCP3;2900053G10Rik;4930431N21Rik;6530406M24Rik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MGI:1923473 Homozygous mice for a targeted allele are viable and fertile. Mice homozygous for a knock-out allele exhibit normal response to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and vaccinia virus (VACV) infection.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活体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Agbl3位于小鼠的6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Agbl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Agbl3-flox小鼠模型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敲除小鼠。Agbl3基因位于小鼠6号染色体上,由20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2号外显子,TAA终止密码子在20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3号外显子至4号外显子,包含247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Agbl3基因功能的丧失。 Agbl3-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基因编辑工具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此外,对于携带敲除等位基因的小鼠,它们对于单纯疱疹病毒(HSV)和痘苗病毒(VACV)感染表现出正常反应。 该模型可用于研究Agbl3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以及该基因与单纯疱疹病毒和痘苗病毒感染的关系。
基因研究概述
AGBL3,全称为ATP/GTP结合盒样蛋白3(ATP/GTP binding cassette-like protein 3),是一种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q33带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ATP/GTP结合盒家族,该家族的成员通常涉及跨膜转运和信号转导过程。AGBL3蛋白的具体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它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包括神经发育和细胞信号传导。
在神经发育方面,AGBL3基因的拷贝数变异(CNVs)与智力障碍(ID)相关。已有研究表明,7q33带的CNVs在智力障碍患者中非常罕见,但几乎所有的案例都涉及到大片段的缺失,影响的不只是q33区域。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Lopes等人报告了七名患者(两个家庭中各有两个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受影响母亲,以及一名无关患者)患有神经发育迟缓,这与7q33带的CNVs有关。所有患者都表现出轻至中度的智力障碍、畸形特征,以及以攻击性和无抑制为特征的行为表型。其中一个家庭表现出影响CALD1和AGBL3基因的小范围顺式重复,而其他四名患者则携带两个更大的缺失,包括EXOC4、CALD1、AGBL3和CNOT4基因。这些发现有助于精炼与7q33 CNVs相关的表型,并缩小了涉及这些CNVs的最小临界区域[1]。
在肿瘤领域,AGBL3基因的融合在脑膜瘤中也已被发现。脑膜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最近,下一代测序分析已经阐明了这种疾病的分子驱动因素。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Khan等人旨在识别和表征脑膜瘤中的新型融合基因。他们对来自140名患者的145个原发性脑膜瘤的RNA测序数据进行了二次分析,以检测融合基因。通过半定量RT-PCR证实了原始肿瘤中融合基因的转录。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以识别每个肿瘤样本中的拷贝数变异。比较RNA测序分析用于评估肿瘤中融合结构的克隆性。他们检测到六个融合事件(NOTCH3-SETBP1、NF2-SPATA13、SLC6A3-AGBL3、PHF19-FOXP2在两名患者中,以及ITPK1-FBP2)在五份肿瘤样本中。除一个事件(NF2-SPATA13)外,所有事件都导致极短的阅读框,实际上成为无效等位基因。这五名患者中有三名有儿童期放射治疗史。六次融合事件中有四次发生在表达型C肿瘤中,这些肿瘤代表了最具侵袭性的脑膜瘤。他们通过半定量RT-PCR验证了肿瘤组织中RNA转录本的存在。除两个PHF19-FOXP2融合外,所有融合事件都显示出高度的克隆性。融合基因在脑膜瘤中很少发生,并且更可能出现在具有更高基因组不稳定性(表达型C)的肿瘤中,或者在有头颅照射史的病人中发现[2]。
综上所述,AGBL3基因在神经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GBL3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智力障碍有关,而融合事件则在脑膜瘤中发现。这些发现表明AGBL3基因在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和防止肿瘤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AGBL3基因在神经发育和肿瘤发生中的具体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Lopes, Fátima, Torres, Fátima, Lynch, Sally Ann, Fortuna, Ana Maria, Maciel, Patrícia. 2017. The contribution of 7q33 copy number variations for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Neurogenetics, 19, 27-40. doi:10.1007/s10048-017-0533-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260337/
2. Khan, A Basit, Gadot, Ron, Shetty, Arya, Klisch, Tiemo J, Patel, Akash J. 2020.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fusion transcripts in meningioma. In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149, 219-230. doi:10.1007/s11060-020-03599-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949309/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