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Fabp12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Fabp12-flox
产品编号:
S-CKO-16240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Fabp12-flox mice (Strain S-CKO-16240)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Fabp12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75497-Fabp12-B6J-VA
产品编号
S-CKO-16240
基因名
Fabp12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1700008G05Rik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活体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Fabp12位于小鼠的3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Fabp1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Fabp12-flox小鼠模型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敲除小鼠。Fabp12基因位于小鼠3号染色体上,由6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3号外显子,TAA终止密码子在6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4号外显子,包含173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Fabp12基因功能的丧失。 Fabp12-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赛业生物(Cyagen)成功地在4号外显子中插入了两个loxP位点,这两个loxP位点分别位于3号内含子和4号内含子中。此外,3号内含子的大小为2024 bp,而4号内含子的大小为2325 bp。通过PCR和测序分析,可以确定小鼠是否携带了敲除等位基因。 Fabp12-flox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Fabp12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通过基因敲除,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Fabp12基因缺失对小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Fabp12基因在小鼠发育、代谢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基因研究概述
FABP12,全称脂肪酸结合蛋白12,是一种属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家族的成员。FABP家族是一组细胞内脂质结合蛋白,它们能够可逆地结合细胞内的疏水性配体,并将它们转运到细胞的不同区域,包括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FABP蛋白结构上具有高度保守性,通常由一个水填充的内部结合口袋和周围的十个反平行β片层组成,形成一个β桶状结构。在结合口袋的上表面,两个α螺旋封闭口袋,并可能调节结合过程。FABPs具有广泛的特异性,能够结合长链(C16-C20)脂肪酸、二十烷类、胆盐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等[3]。
FABP12在哺乳动物中表达,但在斑马鱼或鸡的基因组中未发现其直系同源物。研究表明,FABP12在啮齿类动物的视网膜和睾丸中表达,并且在人类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中也存在。原位杂交分析显示,FABP12 mRNA在成年大鼠视网膜组织的节细胞和内核层细胞中表达。成年大鼠睾丸的分析表明,FABP12的表达模式与已知的睾丸FABP(FABP9)在睾丸生殖细胞中的表达模式不同,这表明这两种基因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研究认为,FABP12可能是由串联基因复制产生的,这种机制可能对FABP家族的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
在前列腺癌中,FABP1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转移有关。研究表明,与原发性肿瘤相比,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中的转移性肿瘤中FABP1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BP12能够同时触发转移表型(如上皮-间质转化,导致细胞运动性和侵袭性增加)和脂质生物能学(如脂肪酸摄取和积累增加,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ATP增加),从而支持前列腺癌细胞对脂肪酸的依赖性增加。机制研究表明,FABP12是PPARγ激活的驱动因子,PPARγ进而调节FABP12在脂质代谢和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这些结果揭示了一个新的FABP-PPAR通路,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和脂质生物能学来促进前列腺癌的转移[2]。
此外,FABP12的表达与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细胞敏感性有关。研究表明,FABP12的表达会降低前列腺癌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并伴随着Survivin(一种典型的凋亡抑制因子)的表达增加和cleaved PARP(细胞凋亡的标志)的抑制。研究还发现,高水平的Survivin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而FABP12的状态决定了其预后意义。这些发现表明,FABP12-Slug-Survivin通路可能在多西他赛耐药性中发挥作用,靶向FABP12可能是一种提高化疗药物疗效和控制前列腺癌转移的精确方法[4]。
在遗传性毛发稀疏症(MUHH)和多发性家族性毛上皮瘤(MFT)的发病机制中,FABP12也扮演了角色。研究表明,FABP12的变异(rs536105592 G>A)与MUHH和MFT的共存相关。这表明FABP12的变异可能参与了毛发和皮肤疾病的发病过程[5]。
在结直肠癌中,FABP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和预后价值也受到了研究。研究表明,FABP6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mRNA水平比正常细胞高。FABP6的过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ABP1和FABP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现出强烈的染色。富集分析显示,FABP6的高表达与细胞增殖相关的microRNAs在结直肠癌的发展中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信号通路发挥作用。FABP6作为回肠上皮中的细胞内胆汁酸转运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FABP6的高表达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检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6]。
综上所述,FABP12作为FABP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ABP12的表达与视网膜和睾丸发育、前列腺癌转移、化疗药物耐药性、遗传性毛发和皮肤疾病以及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FABP12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对于理解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Liu, Rong-Zong, Li, Xiaodong, Godbout, Roseline. 2008. A nove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ABP) gene resulting from tandem gene duplication in mammals: transcription in rat retina and testis. In Genomics, 92, 436-45. doi:10.1016/j.ygeno.2008.08.00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786628/
2. Liu, Rong-Zong, Choi, Won-Shik, Jain, Saket, Lemieux, Hélène, Godbout, Roseline. 2020. The FABP12/PPARγ pathway promotes metastatic transformation by inducing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lipid-derived energy production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In Molecular oncology, 14, 3100-3120. doi:10.1002/1878-0261.1281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031638/
3. Smathers, Rebecca L, Petersen, Dennis R. . The human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amily: evolutionary divergences and functions. In Human genomics, 5, 170-91.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504868/
4. Liu, Rong-Zong, Garg, Mansi, Yang, Xiao-Hong, Godbout, Roseline. 2024. Docetaxel-Induced Cell Death Is Regulated by a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12-Slug-Survivin Pathway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5, . doi:10.3390/ijms2517966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73616/
5. Huang, Ye, Cai, Chuan, Ren, Li, Zhang, Xue, Liu, Wei. 2019. Marie Unna hereditary hypotrichosis accompanied by multiple familial trichoepithelioma in a Chinese family. In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46, 413-417. doi:10.1111/1346-8138.1481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809827/
6. Prayugo, Fidelia Berenice, Kao, Tzu-Jen, Anuraga, Gangga, Wang, Chih-Yang, Lee, Kuen-Haur. 2021. Expression Profiles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FABPs i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s. In Biomedicines, 9, . doi:10.3390/biomedicines910146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680577/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