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Ppp1r1c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Ppp1r1c-flox
产品编号:
S-CKO-16189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Ppp1r1c-flox mice (Strain S-CKO-16189)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Ppp1r1c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75276-Ppp1r1c-B6J-VA
产品编号
S-CKO-16189
基因名
Ppp1r1c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4930565M23Rik;4930579P15Rik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活体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Ppp1r1c位于小鼠的2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Ppp1r1c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Ppp1r1c-flox小鼠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敲除小鼠。Ppp1r1c基因位于小鼠2号染色体上,由5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1号外显子,TAA终止密码子在5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2号外显子,包含61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Ppp1r1c基因功能的丧失。 Ppp1r1c-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此外,对于携带敲除等位基因的小鼠,2号外显子的敲除会导致基因移码,覆盖18.83%的编码区域。5'-loxP位点插入的内含子1大小为1644 bp,3'-loxP位点插入的内含子2大小为46494 bp。有效的cKO区域大小约为0.9 kb。此策略是基于现有数据库中的遗传信息设计的。由于生物过程的复杂性,现有技术无法预测loxP插入对基因转录、RNA剪接和蛋白质翻译的风险。
基因研究概述
PPP1R1C,也称为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1C,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磷酸酶1(PP1)的调节亚基。PP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周期、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细胞骨架调节。PPP1R1C通过结合PP1,调节其活性和底物特异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生物学过程。
PPP1R1C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生殖过程中,PPP1R1C可能参与调节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在神经系统中,PPP1R1C可能参与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突触形成。此外,PPP1R1C还可能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等生物学过程。
在马来西亚,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DM)患者中最常见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原因。一项研究使用微阵列分析来测定2型DM马来族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研究共招募了312名患者,其中25名因ESRD而接受透析,128名被归类为正常白蛋白尿,93名为微白蛋白尿,66名为大量白蛋白尿,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分别为<3.5、3.5至35和≥35 mg/mmol。微白蛋白尿与2694个基因的上调表达和2538个基因的下调表达相关,而大量白蛋白尿则与2520个基因的上调表达和2920个基因的下调表达相关。在ESRD样本中,有1135个基因显著上调,908个基因下调。所有3组肾功能恶化患者的样本中,有37个显著上调的基因和40个下调的基因。上调的基因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C)、补体成分3a受体1(C3AR1)、溶质载体家族16成员3(SLC16A3)和溶质载体家族9(钠/氢交换器)(SLC9A8)。持续下调的基因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激酶(BMP2K)、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1(SLC12A1)、溶质载体家族7(SLC7A2)、父系表达10(PEG10)和蛋白磷酸酶1调节(抑制单元)(PPP1R1C)。这项研究确定了一些感兴趣的基因,如HLA-C、SLC16A3、SLC9A8、SLC12A1和SLC7A2,需要验证其在马来族2型DM患者中作为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的作用[1]。
在伊朗,马科兹山羊是唯一能生产高品质纤维——马海毛的山羊品种。然而,由于农民不愿意饲养马科兹山羊,导致其种群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山羊生产收入的减少。产仔数(LSB)和断奶产仔数(LSW)是两个对当地山羊饲养者来说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繁殖性状,它们有潜力增加种群增长率。一项研究旨在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与马科兹山羊LSB和LSW相关的可能基因组区域。为此,选择了136只具有产仔记录的马科兹山羊进行GWAS,使用Illumina Caprine 50K芯片。在贝叶斯信息理论和连锁不平衡迭代嵌套关键途径(BLINK)模型下,经过多重测试校正,发现染色体2、20和21上的4个SNP与LSB显著相关(FDR p < 0.05)。对检测到的基因型对LSB的影响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最终,GWAS结果引入了6个候选基因,包括GABRA5、AKAP13、SV2B、PPP1R1C、SSFA2和TRNAS-GCU,这些基因位于检测到的SNPs相邻的100 kb区域。先前的研究提出了GABRA5和AKAP13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然而,其他候选基因在生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这些发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在马科兹山羊中使用标记辅助选择程序[2]。
在牛肉牛中,线性类型性状反映了动物的肌肉特征,可以提供关于某些情况下形态差异很大的动物如何产生相同胴体重量的见解。这种变异性可能有助于确定胴体的整体价值,因为主要切块的价格差异很大;这种变异性也可能阻碍成功的基于基因组的关联研究。因此,一项研究旨在确定与五种肌肉线性类型性状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并确定这些显著区域是否在五个不同品种中普遍存在。在每个品种中,分别使用线性混合模型对每个性状的推断全基因组序列数据进行单独分析。然后,使用每个品种内部分析的结果进行跨品种的元分析。在每种性状和每个品种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位于整个基因组上的与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五个品种和性状之间的唯一共性是在BTA2上存在一个具有大效应的表型多效性QTL,该QTL包含MSTN基因,与夏洛莱和利穆赞品种的所有性状相关。还确定了与肌肉性状相关的其他可能的候选基因,包括PDE1A、PPP1R1C和多种胶原蛋白和HOXD基因。此外,相关的基因本体(GO)术语和KEGG通路在品种和性状之间倾向于不同,尤其是在安格斯、赫里福德和西门塔尔品种的较小种群中。与任何性状相关的SNPs大多数是位于基因组调控区域的基因间或内含子SNPs。夏洛莱和利穆赞品种之间的共性表明,这些品种的肌肉性状的遗传结构可能相似,这可能是由于它们的起源相似。相反,与肌肉相关的QTL在安格斯、赫里福德和西门塔尔品种中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品种之间遗传结构的这些差异对于开发能够跨品种有效运行的准确的基因组预测方程是有用的。总体而言,关联的QTL根据性状而不同,这表明在未来,培育形态不同(例如,更长更宽与更短更小)的更有效的动物可能成为可能[3]。
人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hWJMSCs)在再生医学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当与生物基材料等互补剂结合使用时,其潜在的药用特性增加。因此,一项研究首次研究了高价值的药用植物Moringa oleifera对人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hWJMSCs)的细胞毒性,并研究了其在体外作为预处理剂时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将M. oleifera叶子(MOL)干燥并使用UHPLC-QTOF/MS分析,发现MOL中存在几种主要化合物,如apigenin、kaempferol和quercetin,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癌等生物学活性。然后,用MOL处理hWJMSCs,并注意到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RNA测序用于解释可能的机制,发现PPP1R1C、SULT2B1、CDKN1A、mir-154和CCNB1等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细胞周期调节和细胞周期阻滞过程密切相关。这还从基因集富集分析中明显看出,下调途径的GO和KEGG术语与细胞周期调节密切相关。Ingenuity通路分析(IPA)软件进一步预测了G2/M DNA损伤检查点调节通路的显著激活(p < 0.05,z-score > 2)。本研究表明,MOL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途径对人WJMSCs表现出抗增殖作用。我们相信,这项研究为未来涉及MOL与MSCs在临床工作中配合使用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线参考。未来的工作可以利用本研究中细胞中发现的强烈的抗癌基因表达,并评估MOL治疗对各种癌细胞系的影响[4]。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许多证据表明,大量微RNA和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这些微RNA和mRNA在肿瘤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研究中,确定了72个微RNA和1766个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评估了它们的预后价值。7个微RNA(miR-146b、miR-184、miR-767、miR-6730、miR-6860、miR-196a-2和miR-509-3)与总生存期相关。其中,3个微RNA与6个差异表达的mRNA相关(miR-767被预测为COL10A1、PLAG1和PPP1R1C的靶点;miR-146b被预测为MMP16的靶点;miR-196a-2被预测为SYT9的靶点)。为了识别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基因,我们筛选出10个具有更高度数的枢纽基因(NPY、NMU、KNG1、LPAR5、CCR3、SST、PPY、GABBR2、ADCY8和SAA1)。只有LPAR5与总生存期相关。多元分析表明,miR-184、miR-146b、miR-509-3和LPAR5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结果确定了一系列具有成为甲状腺癌治疗靶点潜力的预后微RNA和mRNA[5]。
临床上显著的心血管畸形(CVMs)在每1000个活产婴儿中发生5-8例。复发性拷贝数变异(CNVs)是已知导致综合征性CVMs的原因之一,在病例中占重要比例。一项研究假设,许多其他罕见的CNVs也可能导致CVMs,并且可以在患有CVMs和心脏外异常(ECAs)的患者中检测到。通过对203名患有CVMs和ECAs的受试者进行全基因组调查,确定了55个长度大于50 kb的CNVs,这些CNVs在872名没有已知心血管缺陷的儿童中不存在。在511名独立CVM加ECA队列中发现了16个与这些变异重叠的独特CNVs,这些CNVs在2011名对照中未观察到。研究确定了12/16(75%)个新的位点,包括非复发性de novo 16q24.3缺失(4/714)和de novo 2q31.3q32.1缺失,包括PPP1R1C和PDE1A(2/714)。该研究还缩小了三种已知的基因组疾病中的关键区间,如22q11.1上的猫眼综合征区域、8p23.1缺失,包括GATA4和SOX7,以及17p13.3-p13.2缺失。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的分析表明,在合并队列中检测到的罕见的遗传和de novo CNVs富集于编码已知对正常心脏发育必需的蛋白质的直接或间接伙伴蛋白的基因。我们的研究结果将罕见的变异,如16q24.3缺失和2q31.3-q32.1缺失,与CVMs联系起来,并描绘了先前报道的结构变异中的区域,这些变异已知会导致CVMs[6]。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构成了听觉毛细胞和大脑之间的主要连接。螺旋神经节传入纤维及其与毛细胞的突触在成年哺乳动物耳朵受损后不会显著再生。一项研究调查了在新生耳蜗外植体模型中,kainate诱导的突触破坏后的基因表达变化,在该模型中,周围纤维和传入突触确实可以再生。研究人员比较了损伤后早期、纤维和突触再生期间以及体外再生完成后的基因表达。这些分析显示,基于p<0.005的阈值,共有2.5%的转录本(24,000个中的588个)被差异调节。在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和耳蜗中,其中毛细胞居住,炎症反应基因以及参与神经回路再生的基因被上调表达。在多个时间点显著上调的突出基因包括在神经发生(Elavl4和Sox21)、神经出芽(Ntrk3和Ppp1r1c)、轴突引导(Rgmb和Sema7a)、突触形成(Nlgn2和Psd2)和突触囊泡功能(Syt8和Syn1)中起作用的基因。对以前未在耳蜗中描述的基因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分析证实了它们的耳蜗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时间进程表明,kainate处理导致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出现两相反应:与炎症一致的急性反应,随后是神经再生基因的上调表达。这些在再生过程中激活的基因的鉴定表明,它们可以作为增强成年耳朵再生的靶点[7]。
综上所述,PPP1R1C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生殖、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PPP1R1C在糖尿病肾病、山羊繁殖性状、牛肉牛肌肉性状、人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甲状腺癌和心血管畸形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功能。这些研究结果表明,PPP1R1C可能是未来研究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参考文献:
1. Lokman, Faradianna E, Seman, Norhashimah A, Ismail, Aziz Al-Safi, Hussein, Zanariah, Wan Mohamud, Wan Nazaimoon. .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 ethnic Malay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Journal of nephrology, 24, 778-89. doi:10.5301/JN.2011.638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360476/
2. Mahmoudi, Peyman, Rashidi, Amir, Nazari-Ghadikolaei, Anahit, Razmkabir, Mohammad, Huson, Heather Jay. 2022.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s novel candidate genes for litter size in Markhoz goats. In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9, 1045589. doi:10.3389/fvets.2022.104558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504837/
3. Doyle, Jennifer L, Berry, Donagh P, Veerkamp, Roel F, Walsh, Siobhán W, Purfield, Deirdre C. 2020. Genom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muscularity in beef cattle differ in five contrasting cattle breeds. In 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 : GSE, 52, 2. doi:10.1186/s12711-020-0523-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000665/
4. Ramarao, Kivaandra Dayaa Rao, Somasundram, Chandran, Razali, Zuliana, Musa, Sabri, Achari, Vijayan Manickam. 2022.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dried Moringa oleifera leaf extract on human 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PloS one, 17, e0274814. doi:10.1371/journal.pone.027481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197921/
5. Tang, Jianing, Kong, Deguang, Cui, Qiuxia, Gong, Yan, Wu, Gaosong. 2018. Bioinformatic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prognostic microRNAs and mRNAs in thyroid cancer. In PeerJ, 6, e4674. doi:10.7717/peerj.467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740512/
6. Lalani, Seema R, Shaw, Chad, Wang, Xueqing, Jefferies, John Lynn, Belmont, John W. 2012. Rare DNA copy number variants in cardiovascular malformations with extracardiac abnormalities. In 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 EJHG, 21, 173-81. doi:10.1038/ejhg.2012.15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929023/
7. Wu, Chen-Chi, Brugeaud, Aurore, Seist, Richard, Edge, Albert S B, Stankovic, Konstantina M. 2020. Altered expression of genes regulating inflammation and synaptogenesis during regrowth of afferent neurons to cochlear hair cells. In PloS one, 15, e0238578. doi:10.1371/journal.pone.023857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001981/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