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Asphd2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Asphd2-flox
产品编号:
S-CKO-15589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Asphd2-flox mice (Strain S-CKO-15589)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Asphd2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72898-Asphd2-B6J-VA
产品编号
S-CKO-15589
基因名
Asphd2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2900006N09Rik;9230106G13Rik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活体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Asphd2位于小鼠的5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Asphd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Asphd2-flox小鼠模型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Asphd2基因位于小鼠5号染色体上,由三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1号外显子,TGA终止密码子在3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1号外显子,包含808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Asphd2基因功能的丧失。Asphd2-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基因编辑工具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此外,携带敲除等位基因的小鼠可用于研究Asphd2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
基因研究概述
ASPHD2,全称为Aspartate beta-hydr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是一种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ASPHD2蛋白包含一个Aspartate beta-hydroxylase结构域,这种结构域通常与蛋白质的羟基化修饰相关,但ASPHD2的确切功能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ASPHD2可能在蛋白质的修饰、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猴痘病毒(MPV)感染的人类细胞系模型中,研究发现ASPHD2基因的表达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发生变化。在猴痘病毒感染的人永生上皮癌细胞系(HeLa)中,ASPHD2基因在感染后的2小时内显著上调,这可能与病毒复制和代谢途径的调控有关[1]。此外,ASPHD2基因还与免疫和细胞运动相关通路有关,这些通路在猴痘病毒感染后的12小时内发生变化,表明ASPHD2可能参与了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和细胞运动调节。
在败血症性伯克霍尔德菌病(meliodosis)的诊断中,ASPHD2基因被确定为潜在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之一。通过对败血症性伯克霍尔德菌病患者血液样本的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人员发现ASPHD2基因的表达在败血症性伯克霍尔德菌病患者中显著上调,这可能与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2]。此外,ASPHD2基因与其他几个基因(如LAP3、SEPT4、FAM26F、WARS和LGALS3BP)一起构成了一个6个mRNA的诊断签名,用于区分败血症性伯克霍尔德菌病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败血症。
综上所述,ASPHD2基因在猴痘病毒感染和败血症性伯克霍尔德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ASPHD2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与病毒复制、代谢途径的调控、免疫应答和细胞运动调节有关。ASPHD2基因还可能作为潜在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用于败血症性伯克霍尔德菌病的早期诊断。进一步研究ASPHD2基因的功能和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猴痘病毒感染和败血症性伯克霍尔德菌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Anuraga, Gangga, Lang, Jilu, Xuan, Do Thi Minh, Wang, Wei-Jan, Wang, Chih-Yang. 2023. Integrated bioinformatics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alterations in transcriptomic profiles of monkeypox infected human cell line model. In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 17, 60-69. doi:10.1016/j.jiph.2023.10.03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992435/
2. Yin, Li, Chen, Yuanyuan, Fu, Tingting, Liu, Lin, Xia, Qianfeng. .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te blood bio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of septicaemic melioidosis based on WGCNA. In Artificial 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50, 252-259. doi:10.1080/21691401.2022.212649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191125/
a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