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Tbc1d12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Tbc1d12-flox
产品编号:
S-CKO-05460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Tbc1d12-flox mice (Strain S-CKO-05460)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Tbc1d12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209478-Tbc1d12-B6J-VA
产品编号
S-CKO-05460
基因名
Tbc1d12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在研小鼠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Tbc1d12位于小鼠的19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Tbc1d1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Tbc1d12-flox小鼠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敲除小鼠。Tbc1d12基因位于小鼠19号染色体上,由13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1号外显子,TAA终止密码子在13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2号外显子,包含约624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Tbc1d12基因功能的丧失。 Tbc1d12-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此外,为了构建靶向载体,赛业生物(Cyagen)利用PCR技术从BAC克隆RP23-413N15中产生了同源臂和cKO区域。在5'-loxP位点插入的1号内含子大小为28169bp,而在3'-loxP位点插入的2号内含子大小为16919bp。由于2号外显子开始于编码区域的约35.39%,敲除2号外显子将导致基因的移码。 该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Tbc1d12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赛业生物(Cyagen)的研究表明,对于携带敲除等位基因的小鼠,由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复杂性,所有关于loxP插入对基因转录、RNA剪接和蛋白质翻译的影响风险无法预测。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研究人员应谨慎使用该小鼠模型,并考虑实验结果的潜在不确定性。
基因研究概述
Tbc1d12基因,也称为Tre-2/Bub2/Cdc16(TBC)家族成员12,编码一种Rab-GTPase激活蛋白(Rab-GAP)。Rab-GTPases是一类在细胞膜运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GTP酶,它们调节着包括内吞作用、细胞分裂、自噬和轴突生长在内的多种细胞过程。Tbc1d12通过与其底物Rab11的相互作用,影响内吞循环和细胞膜运输,进而影响细胞功能。研究表明,Tbc1d12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和信号传导。
在人类癌症中,Tbc1d12基因的表达和突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例如,研究发现,Tbc1d12基因的5'非翻译区(5'UTR)突变在间变性甲状腺癌(ATC)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与ATC的侵袭性特征相关[3]。此外,Tbc1d1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癌症类型中存在差异,如前列腺癌患者中Tbc1d12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帕金森病患者的Tbc1d12基因表达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这表明Tbc1d12基因的表达与癌症发生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逆相关性”[4]。
除了在癌症中的研究,Tbc1d12基因还与一些非癌症性疾病相关。例如,研究发现,Tbc1d12基因的表达与反复性流产(RM)的发生相关,Tbc1d12基因可能是RM的潜在诊断和预防治疗靶点[1]。此外,Tbc1d12基因的突变还与男性不育症相关,特别是精子活力低下[2]。
综上所述,Tbc1d12基因是一种重要的Rab-GTPase激活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内吞循环和膜运输。Tbc1d12基因在多种癌症和非癌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间变性甲状腺癌、反复性流产和男性不育症等。Tbc1d12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细胞内吞循环和膜运输的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Wei, Peiru, Dong, Mingyou, Bi, Yin, Fu, Xiaoqian, Yang, Yihua. 2022. 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ignature based on macrophage cell marker genes to predict recurrent miscarriage by integrated analysis of single-cell and bulk RNA-sequencing. In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3, 1053819. doi:10.3389/fimmu.2022.105381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439123/
2. Chen, Yinwei, Sun, Taotao, Liu, Chang, Gu, Longjie, Yuan, Penghui. 2024. In silico approach uncovers the shared genetic landscap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asthenozoospermia. In Systems biology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70, 272-288. doi:10.1080/19396368.2024.239554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92564/
3. Hu, Guanghui, Xue, Junyu, Yu, Ju, Li, Jie, Liu, Rengyun. 2024. High Prevalence of TBC1D12 5'UTR Mutations in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In Thyroid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35, 115-119. doi:10.1089/thy.2024.034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682039/
4. Pepe, Pietro, Vatrano, Simona, Cannarella, Rossella, Ferri, Raffaele, Salemi, Michele. 2021. A study of gene expression by RNA-seq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nd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an example of inverse comorbidity. In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48, 7627-7631. doi:10.1007/s11033-021-06723-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62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