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Smr2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Smr2-flox
产品编号:
S-CKO-05138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小鼠资源库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Smr2-flox mice (Strain S-CKO-05138)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基本信息
品系名称
C57BL/6JCya-Smr2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20600-Smr2-B6J-VA
产品编号
S-CKO-05138
基因名
Smr2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MSG2;Vcs2
NCBI号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在研小鼠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品系详情
Smr2位于小鼠的5号染色体,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Smr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性成熟后取精子冻存。
Smr2-flox小鼠是由赛业生物(Cyagen)采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条件性敲除小鼠。Smr2基因位于小鼠5号染色体上,由5个外显子组成,其中ATG起始密码子在4号外显子,TGA终止密码子在5号外显子。条件性敲除区域(cKO区域)位于5号外显子,包含378个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删除该区域会导致小鼠Smr2基因功能的丧失。Smr2-flox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核糖核蛋白(RNP)和靶向载体共同注入受精卵。随后,对出生的小鼠进行PCR和测序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此外,5号外显子的敲除会导致基因移码,覆盖了87.41%的编码区域。第四个内含子中插入的5'-loxP位点的大小为3136个碱基对,有效的cKO区域大小约为1.3千碱基对。cKO区域不包含其他已知基因。Smr2-flox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Smr2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功能。
基因研究概述
SMR2基因,也称为SIAMESE-RELATED 2,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它属于植物特有的SMR家族,这些家族成员主要调节细胞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向内复制(也称为内复制)的过渡。内复制是一种细胞周期的变异形式,其中DNA被复制而细胞不分裂。SMR基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取决于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差异,而不是基本的生化功能差异[5]。
SMR2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起着限制细胞增殖的作用,特别是在叶片生长过程中。研究表明,SMR2基因与SIM和SMR1/LGO基因一起,在控制细胞从分裂到内复制的过渡过程中起着重叠的作用[5]。这意味着SMR2基因在细胞周期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细胞在适当的时机进入内复制状态,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SMR2基因还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应激的反应有关。研究表明,SMR基因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也参与了细胞周期对生物和非生物应激的反应。然而,SMR2基因在这些反应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5]。
除了植物中的SMR2基因,真菌中也存在类似的基因。在异宗配合的真菌Podospora anserina中,SMR2基因与交配型基因FMR1和FPR1一起,在交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MR2基因参与了交配过程中细胞核之间的识别步骤。SMR2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核之间的识别,导致自交的子代。这些研究表明,SMR2基因在真菌的交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4]。
在细菌中,也存在与SMR2基因相关的基因。在Enterobacteriaceae家族中,SMR2基因通常与抗生素抗性基因一起存在于质粒上。例如,在Klebsiella pneumoniae菌株中,SMR2基因与blaVIM基因一起存在于In416-like integrons中,这些integrons是细菌获得和传递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重要途径[1][3]。这些研究表明,SMR2基因在细菌的抗生素抗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SMR2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参与了真菌的交配过程和细菌的抗生素抗性。SMR2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为农业生产、疾病治疗和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Papagiannitsis, Costas C, Dolejska, Monika, Izdebski, Radosław, Gniadkowski, Marek, Hrabák, Jaroslav. 2015. Characterisation of IncA/C2 plasmids carrying an In416-like integron with the blaVIM-19 gene from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383 of Greek origi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47, 158-62. doi:10.1016/j.ijantimicag.2015.12.00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795022/
2. Arnaise, S, Zickler, D, Le Bilcot, S, Poisier, C, Debuchy, R. . Mutations in mating-type genes of the heterothallic fungus Podospora anserina lead to self-fertility. In Genetics, 159, 545-56.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606532/
3. Emeraud, Cécile, Petit, Caroline, Gauthier, Lauraine, Naas, Thierry, Dortet, Laurent. . Emergence of VIM-producing Enterobacter cloacae complex in France between 2015 and 2018. In The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77, 944-951. doi:10.1093/jac/dkab47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045171/
4. Arnaise, S, Debuchy, R, Picard, M. . What is a bona fide mating-type gene? Internuclear complementation of mat mutants in Podospora anserina. In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 MGG, 256, 169-78.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9349708/
5. Kumar, Narender, Harashima, Hirofumi, Kalve, Shweta, Schnittger, Arp, Larkin, John C. 2015. Functional Conservation in the SIAMESE-RELATED Family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 in Land Plants. In The Plant cell, 27, 3065-80. doi:10.1105/tpc.15.0048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54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