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L,也称为Periplakin,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复合物成员,属于plakin家族。Plakin家族成员在细胞粘附、细胞骨架组织、细胞迁移和细胞极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PPL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维持细胞骨架的完整性和支持细胞粘附,从而影响细胞的行为和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PPL的表达和功能变化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PPL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异常,包括卵巢癌、甲状腺癌和肺癌等。例如,研究发现PPL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2]。此外,PPL还参与Wn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基因融合现象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基因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的非正常连接,可能导致新的融合基因的产生。研究发现,基因融合在许多癌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甲状腺癌中发现PPL基因与NTRK1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PL-NTRK1融合基因[1]。NTRK基因编码的TRK蛋白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基因融合产物TRK融合蛋白具有致癌性,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因此,针对TRK融合蛋白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
基因PPL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例如,针对TRK融合蛋白的靶向治疗药物,如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和恩曲替尼(Entrectinib),已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为TRK融合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此外,通过研究PPL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还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PPL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复合物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PPL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策略。同时,针对PPL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有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Zheng, Zongli, Liebers, Matthew, Zhelyazkova, Boryana, Iafrate, A John, Le, Long Phi. 2014. Anchored multiplex PCR for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Nature medicine, 20, 1479-84. doi:10.1038/nm.372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384085/
2. Hua, Tian, Zhao, Bei-Bei, Fan, Shao-Bei, Tian, Rui-Qing, Zhang, Bao-Ying. 2022.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PPL expression in ovarian cancer. In Discover oncology, 13, 35. doi:10.1007/s12672-022-00496-z.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61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