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Arl13a属于Arf-like(Arl)家族的小GTP结合蛋白,这一家族的成员在调节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作用,并在细胞纤毛结构和信号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Arl13a与Arl13b紧密相关,Arl13b是一种小GTP酶,对正常纤毛形成至关重要。当Arl13b发生突变时,会导致Joubert综合征。研究表明,在斑马鱼中,Arl13b突变会导致视网膜缓慢退化[1]。因此,研究者们推测Arl13a可能提供功能上的冗余。通过研究斑马鱼发育过程中Arl13a和Arl13b的表达区域,以及通过表达荧光融合蛋白来检查亚细胞定位,发现这两个基因在早期细胞分裂和原肠胚形成过程中广泛表达,并且Arl13a和Arl13b都定位于有纤毛和分裂细胞的微管中。在受精后2到5天之间,Arl13b在神经组织中表达,而Arl13a在2天内下调,并局限于颅面结构。这些结果表明,Arl13a和Arl13b已经演化出不同的功能,且Arl13a在斑马鱼视网膜中不起作用[1]。
另一方面,在基因假基因化研究中,发现一些哺乳动物种群,如猎豹(Acinonyx jubatus),由于长期低有效种群数量,出现了繁殖和发育缺陷的近亲繁殖抑郁症状。通过比较分析八个猫科动物基因组,发现猎豹中存在特异性的假基因化事件。在猎豹中,有65个基因被发现有以前未报道的提前终止密码子,这些密码子可能影响基因功能。通过对6个猎豹的种群数据进行重新测序,发现至少有一个个体中有22个提前终止密码子,其中4个(DEFB116、ARL13A、CFAP119和NT5DC4)也在一个更近期的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这三种基因中的突变与不育有关,包括猎豹中常见的无精子症。这些结果突出了比较基因组方法在发现衰退物种中新致病变异方面的强大能力[2]。
综上所述,基因Arl13a在细胞纤毛结构和信号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与Arl13b紧密相关,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有所不同。Arl13a在斑马鱼视网膜中不起作用,而在颅面结构中有表达。此外,Arl13a在猎豹中可能存在假基因化事件,这与猎豹的繁殖和发育缺陷有关。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Arl13a的功能和在不同物种中的演化。
参考文献:
1. Song, Ping, Perkins, Brian D. 2018. Developmental expression of the zebrafish Arf-like small GTPase paralogs arl13a and arl13b. In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 GEP, 29, 82-87. doi:10.1016/j.gep.2018.07.00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009987/
2. Peers, Jessica A, Nash, Will J, Haerty, Wilfried. 2025. Gene pseudogenization in fertility-associated genes in cheetah (Acinonyx jubatus), a species with long-term low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In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evolution, , . doi:10.1093/evolut/qpaf00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82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