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搜索:
C-NKG
IL10
Apoe
VEGFA
Trp53
ob/ob
Rag1
C57BL/6JCya-Trp53em1flox/Cya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复苏/繁育服务
产品名称:
Trp53-flox
产品编号:
S-CKO-06449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每周秒杀
* 使用本品系发表的文献需注明:Trp53-flox mice (Strain S-CKO-06449) were purchased from Cyagen.
交付类型
周龄
性别
基因型
数量
编辑策略
品系名称
C57BL/6JCya-Trp53em1flox/Cya
品系编号
CKOCMP-22059-Trp53-B6J-VA
产品编号
S-CKO-06449
基因名
Trp53
品系背景
C57BL/6JCya
基因别称
bbl;bfy;bhy;p44;p53;Tp53
NCBI ID
修饰方式
条件性基因敲除
NCBI RefSeq
NM_011640
Ensembl ID
ENSMUST00000108658
靶向范围
Exon 2~9
敲除长度
~3.5 kb
品系说明
该品系是基于策略设计时的数据库信息制作而成,建议您在购买前查询最新的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以获取最准确的表型信息。
小鼠表型
MGI:98834 Mutations in this locus affect cell-cycle regulation and apoptosis. Null homozygotes show high, early-onset tumor incidence; some have persistent hyaloid vasculature and cataracts. Truncated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alleles cause early aging phenotypes.
基因研究概述
Trp53,也称为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p53蛋白是一种转录因子,能够激活或抑制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细胞的正常生长。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53蛋白水平较低,但在DNA损伤、细胞应激或癌基因激活等情况下,p53蛋白水平会迅速升高,发挥其肿瘤抑制功能。
p53基因突变是许多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遗传事件之一,超过50%的人类癌症中存在p53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导致p53蛋白功能丧失,细胞失去对DNA损伤和细胞应激的响应能力,从而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因此,p53基因也被称为“基因组的守护者”。
BRCA2是一种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参与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的调控。BRCA2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研究发现,BRCA2和p53基因在肿瘤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构建BRCA2和p5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发现BRCA2和p53基因的失活可以协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在BRCA2基因失活的小鼠中,只有极少数的肿瘤发生,而在同时敲除BRCA2和p53基因的小鼠中,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这表明,BRCA2和p53基因的失活可以协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并且p53基因的失活对于BRCA2相关乳腺癌的发生至关重要[1]。
此外,p53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散发性乳腺癌中,p5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很高。在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中,由于TP53基因的胚系突变,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这些研究表明,p53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3]。
p53基因的突变不仅导致其肿瘤抑制功能的丧失,还可能使其获得新的功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一些p53基因的突变可以使其获得促癌功能,例如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这些研究表明,p53基因的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4]。
为了恢复p53基因的功能,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针对p53基因的治疗策略。其中,MDM2抑制剂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MDM2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能够促进p53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p53的功能。MDM2抑制剂能够抑制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从而恢复p53蛋白的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5]。
综上所述,Trp53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突变是许多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遗传事件之一。BRCA2和p53基因在肿瘤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p53基因的突变不仅导致其肿瘤抑制功能的丧失,还可能使其获得新的功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针对p53基因的治疗策略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Jonkers, J, Meuwissen, R, van der Gulden, H, van der Valk, M, Berns, A. . Synergistic tumor suppressor activity of BRCA2 and p53 in a conditional mouse model for breast cancer. In Nature genetics, 29, 418-25.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694875/
2. Blackburn, Anneke C, Jerry, D Joseph. 2002. Knockout and transgenic mice of Trp53: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p53 in breast cancer? I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 BCR, 4, 101-11.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052252/
3. Ossa, Carlos Andrés, Molina, Gustavo, Cock-Rada, Alicia María. 2016. Li-Fraumeni syndrome. In Biomedica : revista del Instituto Nacional de Salud, 36, 182-7. doi:10.7705/biomedica.v36i3.279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622479/
4. Vile, R G. . p53: a gene for all tumours? In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307, 1226-7.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8281051/
5. Daniel, Jonathan C, Smythe, W Roy. . Gene therapy of lung cancer. In Seminars in surgical oncology, 21, 196-204. do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4508853/
质控标准
精子检测
① 冷冻前验证精子活力观察
② 冷冻验证每批次进行复苏验证
品系状态
活体
环境标准
SPF
供应地区
中国
aav